黃瓜的養(yǎng)分吸收規(guī)律及水肥管理措施
一、黃瓜需肥規(guī)律
黃瓜一生中對鉀的需求量最高,其次為氮、鈣,再次為磷、鎂等,其對氮、磷、鉀的需求比例基本符合1:0.56:1.38。研究表明,生產1000 kg商品瓜需N 2.8~3.2 kg、P2O5 0.8~1.3 kg、K2O 3.6~4.4 kg、CaO 2.9~3.9 kg、MgO 0.6~0.7 kg(圖1)。黃瓜不同結瓜時期形成1000 kg產量所吸收的養(yǎng)分含量及比例有所差異(表1)。在整個結瓜期中,初瓜期需要吸收大量的鉀素,對氮、磷的需求較低,其形成1000 kg黃瓜所吸收的N為1.9kg,P2O5為1.4 kg,K2O為3.6 kg;盛瓜期表現出與初瓜期類似的規(guī)律,對鉀的需求量最高,其形成1000 kg黃瓜所吸收的N為2.1~2.7 kg,P2O5為1.2~1.6kg,K2O為2.7~3.4 kg;末瓜期則對養(yǎng)分的需求量降低,尤其是鉀,其形成1000 kg黃瓜所吸收的N為1.8 kg,P2O5為1.0kg,K2O為1.9 kg。
黃瓜定植后,蔓瓜生長迅速,而且植株營養(yǎng)體的生長、果實的發(fā)育及收獲同時進行,需肥量大,加之黃瓜根系淺,吸肥力弱,因此只有不斷地追施肥料,才能保證果實的正常發(fā)育和營養(yǎng)體的健壯生長。
圖1 黃瓜形成1000 kg 商品瓜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量
表1 冬春茬栽培黃瓜-不同時期形成1000kg黃瓜所需要吸收的營養(yǎng)元素量(kg)
注:每個生育期歷時1個月左右。
黃瓜生長狀況(前期生長慢、中期快、后期又慢)及對N、P2O5、K2O的吸收積累大致符合“S”型曲線(圖2),即黃瓜苗期和末瓜期吸收的氮、磷、鉀養(yǎng)分極少(不到5%),而黃瓜初瓜期和盛瓜期則吸收了大部分的氮、磷、鉀養(yǎng)分(80%)。黃瓜不同生育期對于氮、磷、鉀養(yǎng)分的需求表現為:盛瓜期>初瓜期>末瓜期>抽蔓期>苗期(種子供給)。盛瓜期是黃瓜養(yǎng)分需求的最大期,也是追肥的關鍵時期,此時施肥得當能大幅度提高黃瓜產量。
黃瓜不同生育期的養(yǎng)分需求量和比例有所不同(表2),前期(幼苗期、抽蔓期)對氮需求較高,對鉀的需求較低,幼苗期對養(yǎng)分的需求比例表現為1:0.38:0.99,抽蔓期表現為1:0.72:1.41;后期(結瓜期)對鉀的需求最高,其次為磷、氮,對養(yǎng)分的需求比例基本表現為1:0.57~0.72:1.07~1.55。
圖2 冬春茬栽培黃瓜對氮、磷、鉀的吸收
表2 冬春茬栽培黃瓜對氮、磷、鉀的吸收比例
注:每個生育期歷時1個月左右。
不同茬口的光溫條件是影響設施黃瓜養(yǎng)分吸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冬春茬的光溫條件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更適于黃瓜生長發(fā)育,而秋冬茬恰好相反。一般地,秋冬茬光照強度僅為冬春茬同期的50%,氣溫、地溫低且隨黃瓜生育進程均不斷下降,黃瓜基本處于低溫弱光的生長環(huán)境中。冬季日光溫室內的低溫弱光條件下,黃瓜植株生長慢,根系的吸收能力弱,對養(yǎng)分的吸收速率低、吸收量小,其初瓜、盛瓜和末瓜期的養(yǎng)分吸收量分別僅為冬春茬同期的20~40%、20%和5%,就全生育期而言,黃瓜對 N、P2O5、K2O的吸收量秋冬茬也僅為冬春茬的20~30%。此外,光溫條件的不同也影響著不同生育階段的養(yǎng)分吸收比例,冬春茬結瓜期養(yǎng)分吸收量占整個生育期的90%以上,初瓜、盛瓜和末瓜期分別約占總吸收量的 22%、55%和13%;秋冬茬結瓜期占70%左右,初瓜、盛瓜和末瓜期分別為32%、30% 和10%。因此,在生產過程中不同茬口的設施黃瓜施肥管理要考慮光溫環(huán)境的變化并做出相應調整。
二、不同時期黃瓜的管理措施
1、發(fā)芽期
黃瓜出苗前應保持較高的溫濕度(日溫25~30℃、夜溫18~25℃;空氣相對濕度60~70%),出苗后則應降溫(20℃左右)防徒長;保持無毒苗床土疏松,避免出苗不齊;此時不需施肥,水在播種前澆透,后期一般不澆水。
2、幼苗期
溫度管理:黃瓜多屬于短日照低溫敏感性,既在低溫短日照的情況下有利于雌花的開放。第一片真葉展開后,白天保持溫度在25~30℃,夜間控制在13~17℃;土溫控制在15~18℃,以提高根系吸水吸肥能力。
光照管理:日照時數控制在8小時左右。若遇陰天等天氣,可采用人工補光措施,主要采用與日光接近的弧疝氣燈,放置在距秧苗頂部葉片60~70 cm的部位。
水肥管理:若床配置時肥料加入量充足,則整個苗期不用施肥;若出現幼苗葉片顏色變淡,則可葉面噴施0.2%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溶液。幼苗期要求土壤濕潤,土壤的相對含水量控制在70~80%,過少黃瓜生長發(fā)育受阻;過高影響根系生長,又易引發(fā)疾病。土壤表層濕潤,幼苗生長正常則不需淋水,而氣溫較高、土層表面干白、幼苗有輕度萎蔫的現象,即要傍晚淋水。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60%左右,減少病害發(fā)生,故此苗期要保證四周通風。在幼苗移栽前5天應適當制水,促使根系生長,使幼苗長成根系白而壯、葉色深、莖粗、節(jié)短的壯苗。
圖 3 黃瓜壯苗
3、抽蔓期及結瓜期
溫度管理:抽蔓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4℃左右,夜間控制在14℃左右;結瓜初期溫度可適當提高1℃~2℃;結瓜盛期因旺盛結果,對溫度要求較高,白天溫度28~32℃,夜間溫度17~22℃;結瓜后期新葉更新,白天溫度25~26℃,夜間溫度15~16℃。保護地黃瓜可通過改變通風口的大小、加蓋草簾等措施來調節(jié)溫度;露地黃瓜則只能通過調整播種期等措施適應溫度。
水肥管理:抽蔓期是營養(yǎng)生長到向生殖生長過渡的重要時期,按“以控為主,促控結合”的原則進行水肥管理。這個時期主要是黃瓜的蹲苗期,故應以中耕保墑為主,根瓜坐住前很少灌水,根瓜坐住后灌1次足水,并可同時沖施1次肥,均衡型復合肥和水溶肥均可,每畝施用10 kg左右。
結瓜期是黃瓜一生中生長最旺盛的時期,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根系和蔓葉旺盛生長的同時,連續(xù)、大量的開花、坐果),故需水、需肥量極大。要滿足黃瓜植株對水肥的需求,應經常保持土壤濕而不澇的狀態(tài),一般情況下6~7天澆1次水,夏季特別干旱的時期可3~4天澆1次,結瓜后期應少澆水。結瓜初期繼續(xù)沖施均衡性水溶肥和復合肥,結瓜盛期和結瓜末期則應施用高鉀復合肥或水溶肥,用量一般為5~20kg/畝,7~14天1次。根據栽培模式、生育期及目標產量調整施肥量和施肥次數,露地黃瓜以沖施復合肥為主,施肥量及施肥次數可適當減少,溫室及大棚則應以沖施水溶肥為主,尤其是寒冷季節(jié);黃瓜目標產量高則施肥量及施肥次數可適當提高,目標產量低則反之。
- 上一篇:土雞散養(yǎng)技術經驗總結
- 下一篇:西葫蘆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