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星漢 文曲星座 初守亮:《上梁大吉》
草編產(chǎn)品:草支墊,草袋,草簾,草繩 聯(lián)系人:張經(jīng)理 銷售電話:15937370357 點擊: 字號:大中小
上梁蓋房是農(nóng)村的一件大事。
父親生前,共蓋過五次房子。第一次是給二叔騰房子結婚,蓋房勢在必得。中間三次是我奶奶搬來我家里住,以及我們姊妹五人相繼出生,房子實在不夠住,在原來房子的基礎上接的房子及東西偏房。最后一次蓋房子,是因為哥哥結婚,父親用盡畢生精力,最后一次蓋房子,響應了我村新規(guī)劃,并且是蓋的磚瓦房。
家有男丁,必須有房。為了娶媳婦,就得蓋房子,日子再難,也的勒緊褲腰帶?;钪偷迷诮置嫔嫌袀€臉面,要把娶兒媳婦的新房,建的像模像樣。父親就是一個這樣的人。
但是蓋房子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有足夠的資金。那時農(nóng)村,沒有攢下錢來蓋房子的,只有籌錢蓋房再還賬的說法。還講究“四六不成宅”,可是父親為了以后我們兄弟不起爭執(zhí),還是把應該蓋五間房的地基蓋成了四間房子。農(nóng)村人誠實,都講究個義氣,互幫互助,這次老初家蓋房子,親戚鄰里有錢的借錢,沒錢的出力,繩桿架木、小車灰斗都得靠街坊鄰居。下次老李家蓋房,大伙再去幫襯老李家,先蓋房,借上賬慢慢還。這或許就是農(nóng)村人的人情世故吧!以禮尚往來,解人之急為美德。
所謂的梁,就是一個三角形的屋架,多用楊木做成,上面彈了矯正梁專用的墨跡。由梁,叉手,立柱和斜撐組成。上梁,它的意義就深刻了。早些時候,人們思想觀念落后,總是怕梁支撐不了屋頂?shù)闹亓浚麄€一架梁要有一千斤重。蓋房隊伍中的領頭人,俗稱“掌舵兒”的,“掌舵兒”的要精通蓋房的一切瑣事,以及施工和尺寸,相當于現(xiàn)代的包工頭。魯北農(nóng)村蓋房上梁是個大事
,都要擇定個吉日,上梁還有一定的講究。比如梁頭朝南,梁尾向北,梁頭要稍高于梁尾等等,聽老人們說,南前北后,前高后低,這叫“龍?zhí)ь^”,有雄赳赳的那種氣勢。建好房子后,人住進去舒坦吉利,干事順順當當。如果誰家的房子弄錯了方向,他會連年不順,并且還會犯忌諱。
房子蓋到檐平,“掌舵兒”的看看手表,準備上梁。因為上梁必須在正午十二點之前,上梁這天,街坊鄰居朋友,有的拿著一條煙,有的提了一捆酒,前來祝賀上梁大吉。姑姑姨姨依照當?shù)仫L俗,要和過年走親戚一樣,鄭重其事。裝上滿滿一箢子饅頭,那年月平時還要吃窩窩頭,煙酒就更甭說了。父親滿臉堆笑,出出進進迎親戚,送親戚,忙的不亦樂乎,尤其是剛訂了親的新親家,更是不敢怠慢,趕緊端茶遞煙,備酒款待。
上梁前要把事先寫好的對聯(lián)貼好,這些活就是我們這些半大孩子的事了。我們?nèi)绶钪噶睿吒吲d興地去貼。“掌舵兒”的教給我們,那一對往哪里貼,一定要貼好,粘牢。梁上貼公元古歷一九八二年某月某日,公元公立一九八二年某月某日,上梁大吉。立柱上要貼堅如磐石或穩(wěn)如泰山,這叫“披紅掛彩”,大吉大利。就連每間屋的脊檁上也必須貼上上梁大吉,所有預留的門窗洞口兩側都得貼上新鮮的對聯(lián)。那時候,蓋房對聯(lián)執(zhí)筆的沒幾個人,翻來復去就是那些對聯(lián)。如:向陽庭院風光好,勤勞人家幸福多。蓋新房齊心協(xié)力,搬新居喜笑顏開。還有自編的,比如:鄰里百家蓋新房,全靠大家來幫忙。魯班昨日從此過,擇定今天上梁吉等,雖然是自編的,沒有什么水平可言,卻飽含了四鄰八舍世世代代和睦共處的美好愿望??!紅紅的對聯(lián)落在新房上,萌生一種“新”的感覺。我們不懂得大人們心里有多么忙,從這屋轉到那屋,又從那屋轉到這屋,有點等不及,真想快一點住上新房子大房子。
一座新房,一架梁,也能見證時間與現(xiàn)實的變化。
“哎,你們幾個,一邊玩去,碰著頭咋辦。”“掌舵兒”的吆喝。
“我們等著搶糖來。”一個伙伴調(diào)皮地說。
“去!去!一會再來。”“
掌舵兒”的一邊攆我們走,一邊招呼小工們,把檁條運到屋里獨間的,開扣的是兩間的,都用墨汁好著,不能搬錯了,萬一弄錯了,前頭的弄到后頭,上搭彎成了下搭彎,檁條頭上的柵子會起不到牢固的作用,影響屋面的平整。
那時蓋房子的隊伍里,都有三個兩個的頂臺匠人,像“挑檐做梢盤大角”這些細活技術活,要樣樣精通。(檐,房子上面前后探出的地方;梢,房子兩頭山尖斜著與檐連接的地方)在什么地方什么高度預埋什么構建,多少皮磚趕門窗口上平,從脊檁向下倒多少厘米做梢?guī)ё樱嗝锤吡糸芨C等等。“掌舵兒”的都一一跟匠人清楚。記得那時流傳著一句話:“挑檐耷拉梢,耷拉檐會跟腳,二把刀匠人干不了。”愛國,連永就是當時最出色的匠人,像這樣的匠人,主家和“掌舵兒”的都省心。他看看一切準備的差不多了,又抬頭看看日頭,高聲說:“大家伙先把手中的活停下來,咱們準備上梁,中午主家賞煙,管飯,白菜豆腐大片肉,大家伙都把眼給我瞪得大了。”
家鄉(xiāng)上梁有正上梁和反上梁兩種方法。不管是哪種上法,都首先放好枕梁板。(枕梁板就是一塊六十厘米左右長,二十厘米寬,七至八厘米厚的木板)。梁就固定在枕梁板上,我們家鄉(xiāng)多數(shù)是反上梁,反上梁安全度會高一些。上梁的高度,是根據(jù)梁頭的厚薄,出檐的大小,檁條的粗細,以及屋泊和草苫子的厚度而決定的。枕梁板放高了,沒檐窩,瓦出的屋頂耷拉檐;放低了,檐窩深,屋頂不平,難看并且時間長了會漏雨水。這里的精確度,就看“掌舵兒”人的經(jīng)驗了。這時,幫忙的大多都聚在三間房里,有的在前后墻加固腳手架,有的在往梁上栓繩子,有的找撬梁用的杠子,一邊干著活,嘴都不閑著,說什么的都有,人聲鼎沸,亂得像一鍋粥。“掌舵兒”人卻不慌不忙,十分把握的給腳手架上的愛國連永交代好尺寸,叼著煙卷在一旁指揮這里指揮那里。梁口(放脊檁的地方)系兩根繩子,繩子的另一頭各有一個人牽著,站在腰山的腳手架上準備拉。往上提梁要用雞蛋粗細的大繩,系“魯班扣”,就是用大繩的中間往梁頭上繞一圈,掛在梁頭上,不用系扣,繩壓著繩就行。這樣的繩扣越拉越緊,完事后不用解,松繩就開。梁的兩頭一共安排八個壯漢,一頭四個人,人多了很擁擠也抵消力氣,下面再找?guī)讉€機靈的往上頂。“掌舵兒”人安排了一陣子說:“大家伙集中精力,把眼瞪大點,聽我的指揮,安安全全地把梁上好。”這時,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全神貫注。“準備了,北邊趁緊繩子,不用拉。南邊用力,上!”南邊的壯漢彎腰倒手直腰,梁頭已被提到半空。“下面的人搭手,使勁!夠不著了摸杠子,往上頂。”“掌舵兒”的兩只眼睛南邊北邊的使著勁,手不斷地比劃,好像在指揮一場盛大的音樂晚會。齊心協(xié)力扳倒山,壯漢們幾個直腰,梁頭放到了枕梁板上。“好了,南邊趁著勁,北邊的勁,上。”“掌舵兒”人指揮著。北邊是小頭,輕快些,很快就拉到枕梁板上。“大家伙聽著,咱一鼓作氣,東西拉繩的注意了,梁尖往西翻,下面的拿杠子頂著叉手口(就是梁口)往西,使勁。”“掌舵兒”的話音剛落,大梁緩緩立起,穩(wěn)穩(wěn)的立在屋檐之上。“掌舵兒”人吩咐下面的人,用兩根長桿交叉著插進梁的空隙里夾住梁身,下面牢牢地戳在地上,再用繩子連著兩根長桿的底部,東西兩邊的拉繩也系在腳手架上。“愛國連永把梁的前后左右吊垂直,打打偏間,量量間口,固定住。”“掌舵兒”人滿臉傲氣的說著,從屋里走出來,像凱旋歸來的將軍。
上梁的壯漢們按吩咐打量好后,把早已準備好的鋼筋把子,砸進枕梁板里。于是,一架梁在“哐哐”的錘子的響聲中定了乾坤。在一旁一直看著的父親,長長的吁了一口氣。然后,匠人們固定好脊檁,上梁大吉的紅對子映襯在藍藍的天空中。
這時,女人們開始忙著搬供桌,雞鴨魚肉,水果干果,點心饅頭等供品 擺了滿滿一桌子,香爐放在中間。上一輩人年齡最大的就數(shù)二大娘了,她那年六十多歲,是我們五代之中最德高望重,說話最有分量的人,我們家族里蓋屋打墻看日子,都得找二大娘。二大娘率領著我母親和眾位嬸嬸,手捧著大沓打好的紙錢,來到新房。她們各自在供桌前,找了個適合自己的位置,圍在二大娘一旁跪下。二大娘嘴里念叨著點燃了三炷香,朝著北方拜了三拜,插進香爐里,裊裊的香煙升起。然后點燃紙錢,紅紅的火光在她們的臉閃爍。這時二大娘不再是念叨,分明是在吟唱:“主家修建豪華堂,華堂修在龍口上,大利大吉福安康,今日晴天高上梁。張良斫樹,魯班尺量,紫微高照,大吉大昌。姜太公在此,諸神歸位,驅逐妖邪消災難,風水寶地大吉祥。天爺爺保周全,地堂老母保根源,保佑主家平平安安,上梁大吉福海無邊。”吟一遍又一遍。她們有的用火棍挑挑未燒透的紙錢,有的往火里扔一些各樣的供品,嘴也不住地隨著二大娘叨念著,紙錢燒盡,輕飄飄的紙灰順著火勢沖向天空。二大娘她們雙手伏地,虔誠地磕頭。父親吩咐所有祭祀的供品,做成豐盛的午餐款待大家,也算是感謝大家的幫助,感激之情不言而喻。
這時,父親笑嘻嘻地挎出了大半箢子糖塊,大半箢子小饅頭,遞給“掌舵兒”人。孩子們看到,急急忙忙圍攏上來,眼巴巴地看著,鬧哄著,都等著搶一把糖塊或圓圓的小饅頭裝進口袋。“別著急,人人都有份,一會兒就撒。”“掌舵兒”的說著,捧了一捧糖塊,一邊給我們這些小饞貓們分分,打打饞蟲,一邊把箢子遞給愛國和連永。
農(nóng)中和天津站在腳手架上,每人挑了一大掛鞭炮,點燃,圍著新房里里外外地炸響。紅彤彤的碎紙屑,像落英繽紛的石榴花瓣,帶著依戀與不舍,緩緩飄落。隨著鞭炮的噼啪聲,愛國和連永一把一把的糖塊和小饅頭撒下,邊撒邊唱:“上梁欣逢黃道日,立柱巧遇紫微星。撒了饃饃撒喜糖,主家平安享吉祥。”街坊鄰居都來搶拾兩塊糖,孩子們在人空里擠著搶著,口袋里裝的滿滿的。
燃放鞭炮,拋灑糖塊,上梁的地方風俗,和祭祀同時進行,一切的吉祥與歡樂融合在一起,都在鞭炮的噼啪聲中,在祭祀裊裊的香煙之中,在天真的孩童的笑臉里歸為平安,上梁大吉。喜慶的茶余飯后,匠人們開始封檁,(固定檁條)上葦泊,然后上泥掛瓦或者蘸泥漿屯麥秸(麥秸屋頂),上脊瓦,主體完成。于是,一座新房塵埃落定。只不過現(xiàn)在的民房,多是鋼混結構,高級裝飾,和以前的地方風俗也有所不同,我們只能在這里評析一下上梁風俗、儀式過程而已。
- 上一篇:節(jié)瓜春早熟栽培技術
- 下一篇:清明節(jié)農(nóng)事諺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