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丨烏孜別克族介紹
在烏孜別克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馬被視為力量和速度的象征,備受烏孜別克族人民的喜愛。賽馬項目分男子和女子,運動員年齡不限,騎手多為少年男子。參加比賽的馬匹,幾個月前就要進行挑選和訓練。賽馬場一般為平坦的大草場,原為直線跑,后改為環(huán)形,賽程一般10-30千米。
烏孜別克族摔跤歷史悠久,相沿成習,逐漸發(fā)展成為群眾性的民間體育節(jié)目。大凡眾人聚在一起,只要有比較松軟的土地,就可擺開架勢摔上幾跤。摔跤時不分體重級別,有時一跤定勝負,有時則施行三跤兩勝制。凡有傷害對方的動作都算犯規(guī)。
叼羊是烏孜別克族青年男子普遍參加的民間體育娛樂活動,傳說叼羊活動起源于中世紀。烏孜別克人民把叼羊看成是祈求幸福的儀式。他們認為,如果叼到羊的人把羊扔到誰家的門口,就表示給誰家送喜訊來了,這家的主人就得給叼羊的人和馬披紅戴花,熱情招待。如果是在婚禮時叼羊,那就更有風趣了。太陽剛升上東方,參加婚禮的人就穿著鮮艷的民族服裝走出氈房,聚會在廣闊的草原上。大家都到齊后,新郎和新娘從主婚人手里接過宰好的肥羊送到人群中心,隨著新郎的一聲長嘯,叼羊活動就開始了。剎那間,騎手們分成兩方,激烈爭搶。只見他們時散時聚,左右馳騁,角逐得難分難解,直到黃昏才住手。這時,草場四周圍觀的人鼓掌慶賀,勝利者高舉奪得的羊,向人們揮手致意。舉行婚禮的人家會高興地宴請大家歡樂通宵,盡興方散慣。
烏孜別克族民間音樂曲調優(yōu)美、節(jié)奏明快,歌唱時有齊唱、獨唱.對唱等表演形式。帕勒海提就是一位當代著名的作曲絮和詩人。烏孜別克族的樂器種類很多,有“斜格乃琴”、“獨他爾”、“熱瓦甫”、“坦布爾”等彈撥樂器,手鼓、撒帕依等打擊樂器。烏孜別克族舞蹈與維吾爾族舞蹈大同小異,以形式多樣、舞步輕盈、身腰柔軟、雙臂優(yōu)美舒展、節(jié)奏歡快為特色。
- 上一篇:太鋼草掩擋公開詢價公告
- 下一篇:集運低迷!船東被迫削減運費或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