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縣:6000農民廢草“淘金”
人民網臨沂10月9日電 玉米皮編織拖鞋、背包,玉米稻草穿制鍋拍,稻草編織草苫、草繩,稻草種植雙孢菇……昔日一文不值的稻草、玉米皮等廢草,如今成了山東省郯城縣農民增收的“香餑餑”。
郯城縣玉米、水稻栽植面積達90多萬畝。秋收時節(jié),廢玉米皮、稻草容易造成環(huán)境污染。該縣做大“草”字文章,變“廢草”為寶。引導農民利用科學技術對稻草、玉米皮等草資源進行加工、開發(fā)、改造和提升,對從事廢草加工利用的農戶在場地、水、電、道路建設等方面給予優(yōu)惠補助,當?shù)剞r商行發(fā)揮小額信用貸款額小、方便、快捷的特點,扶持農民廢草“淘金”,可享受10萬元以下貼息貸款,并培育壯大了薄莊、高莊等30處草制品加工購銷網點和裕豐農民種植合作等20多個食用菌合作社。該縣還引導農戶以“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與全國10多個蔬菜生產地、20多個城市、企業(yè)聯(lián)姻,實行來樣加工或者電子商務等多種營銷方式,將農戶加工的廢草制品直接運達給客戶。據(jù)統(tǒng)計,全縣有6000多人從事廢草“淘金”,人均增收4000余元。
- 上一篇:國光樹干保溫保濕帶
- 下一篇:郯城新村 秸桿不用燒,6000農民巧用變金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