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成在线人_国产精品久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色图在线免费观看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男同

?

全國統(tǒng)一24小時銷售電話:1593737035715937370357

草編常識News

當前位置:主頁 > 草編常識 >

鐵路貨物草支墊裝載加固標準

草編產(chǎn)品:草支墊,草袋,草簾,草繩 聯(lián)系人:張經(jīng)理 銷售電話:15937370357 點擊: 字號: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鐵路貨物裝載加固和貨車滿載工作,確保鐵路運輸安全,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chǎn)法》、《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和《鐵路貨物運輸規(guī)程》等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制定本規(guī)則。
 
第二條  本規(guī)則適用于標準軌距的國家鐵路、合資鐵路、地方鐵路和專用鐵路、鐵路專用線,是鐵路貨物裝載加固和貨車滿載工作的基本依據(jù)。承運人、托運人和收貨人均應遵守本規(guī)則。
 
第三條  貨物裝載加固和貨車滿載工作技術性強,是鐵路運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任務是:保證貨物、貨車的完整和行車安全,充分利用貨車載重力和容積,安全、迅速、合理、經(jīng)濟地運輸貨物。
 
第四條  貨物裝載加固的基本技術要求是:使貨物均衡、穩(wěn)定、合理地分布在貨車上,不超載,不偏載,不偏重,不集重;能夠經(jīng)受正常調車作業(yè)以及列車運行中所產(chǎn)生各種力的作用,在運輸全過程中,不發(fā)生移動、滾動、傾覆、倒塌或墜落等情況。
 
第五條  鐵路局(含專業(yè)運輸公司,下同)要高度重視貨物裝載加固和貨車滿載工作,配備專人負責,積極運用先進、成熟、經(jīng)濟、適用、可靠的技術和設備,不斷改進和完善技術管理手段,提高貨物裝載加固和貨車滿載工作質量。
 
鐵路局及其直屬貨運站段應成立裝載加固技術領導小組,建立工作制度。裝載加固技術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本部門貨物裝載加固方案的審核、申報、實施工作,組織落實按方案裝車、裝車質量簽認制度和貨車滿載措施,以及有關技術業(yè)務指導、監(jiān)督、檢查工作。
 
合資鐵路、地方鐵路和專用鐵路、鐵路專用線企業(yè)應按本規(guī)則規(guī)定做好裝載加固有關工作。
 
第六條  各裝車單位應建立健全裝車崗位責任制,堅持裝車從嚴、發(fā)站從嚴的原則,嚴格按裝載加固方案裝車。
 
重點貨物實行裝車質量簽認制度,鐵路局應制定管內裝車質量簽認辦法,并報部備案。
 
第七條  本規(guī)則未規(guī)定的貨物裝載加固方法、裝載加固材料及裝臵,應由托運人會同承運人,在安全運輸?shù)那疤嵯陆M織試運。試運的有關要求按本規(guī)則第四章辦理。
 
第八條  貨物裝載加固材料及裝臵由托運人自備,其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和本規(guī)則有關要求,以及鐵道部公布的有關技術條件。
 
涉及專利權的貨物裝載加固材料及裝臵,其專利保護、使用、轉讓及糾紛處理等應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和相關規(guī)定。托運人不得使用經(jīng)專利管理部門認定或人民法院判決侵犯專利權的貨物裝載加固材料及裝臵.
 
第二章  基本技術條件
 
第九條  裝車前應正確選擇車輛,遵守貨車使用限制表(見附表1)及有關規(guī)定。未經(jīng)鐵道部運輸局批準,各類貨車裝載的貨物不得超出貨車的設計用途范圍。
 
貨車的技術參數(shù)由鐵道部運輸局公布,常用敞車、平車、長大貨物車技術參數(shù)參見附錄。凡貨車車體上的標記技術參數(shù)與附錄不一致時,以車體上的標記技術參數(shù)為準。貨車制造、檢修單位應確保貨車車體上涂打的標記技術參數(shù)的準確性。
 
凡未經(jīng)鐵道部運輸局公布的,技術參數(shù)不全的敞車、平車及長大貨物車,一律不得使用。
 
第十條  使用有端、側板的平車裝載長度或寬度超出車地板的貨物,可將端、側板放下,同時用鍍鋅鐵線與車體捆綁牢固或用鎖鐵卡緊。
 
涂打“關”的平車在運行時,端板應處于立起關閉狀態(tài)。特殊情況下,在安裝車鉤緩沖停止器后允許將端板放倒運行;或將兩平車相鄰端的一輛平車的端板采取可靠吊起措施后,可將另一輛平車的端板放倒運行。
 
第十一條  裝車后貨物總重心的投影應位于貨車縱、橫中心線的交叉點上。必須偏離時,橫向偏離量不得超過100mm;縱向偏離時,每個車輛轉向架所承受的貨物重量不得超過貨車容許載重量的二分之一,且兩轉向架承受重量之差不得大于10t。
 
第十二條  重車重心高度從鋼軌面起,超過2000mm時應按表2-1的規(guī)定限速運行。限速運行時,由裝車站以文電報鐵路局請示,鐵路局以電報批示,跨局運輸則應同時抄給有關鐵路局,并符合本規(guī)則第三十一條的規(guī)定。
 
第十三條  貨物的裝載高度、寬度和計算寬度,除超限貨物外,不得超過貨物裝載限界(見附件3)和特定區(qū)段裝載限制(見附件4)。
 
第十四條  貨車裝載的貨物重量(包括貨物包裝、防護物、裝載加固材料及裝臵)不得超過其容許載重量。
 
允許增載貨車車型、適于增載貨物品類及允許增載重量按鐵道部有關規(guī)定辦理。
 
涂打禁增標記的貨車不準增載。
 
鐵道部未批準增載的各型貨車不得增載。 第十五條  平車、凹底平車、長大平車局部承受貨物重量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1.車輛橫中心線兩側等距離范圍內承受均布載荷或對稱集中載荷時,容許載重量見附表2、附表3、附表4。
 
2.貨物支重面長度小于所需兩橫墊木之間的最小距離時,可按需要先鋪設兩根橫墊木,然后在橫墊木上加縱墊木,將貨物均衡地裝在縱墊木上。
 
第十六條  C62A、C62A*、C62A*K、C62AK、C62A*T、C62AT、C62B、
 
C62BK、C62BT、C64、C64A、C64K、C64H及C64T型敞車局部地板面承受
 
貨物重量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1.僅在車輛兩枕梁之間、橫中心線兩側等距離范圍內承受均布載荷或對稱集中載荷時,容許載重量應遵照附表5、附表6。
 
2.兩枕梁直接承受貨物重量且兩枕梁承受的貨物重量相等時,全車裝載重量可以達到車輛容許載重量。
 
3.在車輛兩枕梁內外等距離(裝載長度不超過3.8m)、寬度不小于1.3m范圍內(小于1.3m時加墊長度不小于1.3m的橫墊木)承受均布載荷時,全車裝載重量可以達到車輛標記載重量。
 
如果需要在貨物下加墊橫墊木或條形草支墊(稻草繩把)時,應分別加墊在枕梁上及其內外各1m處。
 
4.在車輛兩端墻向中部連續(xù)裝載貨物,每端裝裝載長度超過3.8m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1)裝載寬度不小于2.5m時,全車裝載重量可以達到車輛標記載重量;
 
(2)裝載寬度不小于1.3m、不足2.5m時,全車裝載重量不得超過55t。
 
5.在車輛兩枕梁內外等距離、寬度不小于1.3m范圍內和車輛中部三處承載時,中部貨物重量不得大于13t,全車裝載重量不得超過57t。
 
6.靠車輛兩端墻向中部連續(xù)裝載,每端裝載長度超過3.8m,且在車輛中部裝載貨物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1)中部所裝貨物的重量不得超過13t。 (2)當兩端貨物的裝載寬度不小于2.5m時,全車裝載重量不得超過57t;
 
(3)當兩端貨物的裝載寬度不小于1.3m、不足2.5m時,全車裝載重量不得超過55t。
 
7.僅靠防滑襯墊防止貨物移動時,全車裝載重量不得超過55t。
 
第十七條  C70、C70H型敞車局部地板面承受均布載荷或對稱集中載荷時,容許載重量應遵照附表7、附表8的規(guī)定。
 
第十八條  貨物突出平車車端裝載,突出端的半寬不大于車輛半寬時,允許突出端梁300mm;大于車輛半寬時,允許突出端梁200mm。超過此限時,應使用游車。
 
第十九條  貨車裝載重量應使用計量衡器確定;暫不具備條件的,可按裝載高度、貨物密度確定。按裝載高度確定重量的散堆裝貨物,托運人應根據(jù)貨物的粒度、含水量等變化情況隨時測定其密度,每季至少應測定一次,裝車時,應按所裝車輛的容積和貨物密度,量尺劃線,確定裝載高度。貨物密度的測定辦法,由鐵路局統(tǒng)一制定。
 
散堆裝貨物裝車后必須平頂。
 
第二十條  裝載成件包裝貨物時,應排列緊密、整齊。當裝載高度或寬度超出貨車端側墻(板)時,應層層壓縫,梯形碼放,四周貨物傾向中間,兩側超出側墻(板)的寬度應一致。袋裝貨物袋(扎)口應朝向車內。
 
第二十一條  裝載貨物時,應使用必要的裝載加固材料和裝臵。常用裝載加固材料和裝臵的技術條件及運用管理要求見附件5。
 
禁止使用菱苦土(菱鎂砼)、水泥、磚、石等材料作為裝載加固材料和制作裝載加固裝臵。
 
篷布不能作為裝載加固材料。
 
第二十二條  常用加固方法有拉牽加固、擋木或鋼擋加固、圍擋加固、掩擋加固、腰箍下壓式加固、整體捆綁等。
 
鐵路貨物裝載加固常用計算公式見附件2。 加固的一般要求:
 
1.拉牽可采用八字形、倒八字形、交叉、又字形或反又字形等方式。
 
2.使用多股鍍鋅鐵線、盤條加固時,需用絞棍絞緊,絞緊程度不能損傷鐵線、盤條。
 
3.使用鋼絲繩加固時,應采用配套的鋼絲繩夾。使用緊線器作連接裝臵時,緊線器與鋼絲繩的強度應匹配。
 
4.使用擋木或鋼擋加固時,其高度不宜過大,與車地板之間要有足夠的聯(lián)結強度。
 
5.掩擋的有效高度應符合要求,掩擋與車地板的聯(lián)結強度必須足以防止掩擋自身不發(fā)生移動或傾覆。
 
6.使用腰箍下壓式加固時,每道腰箍的預緊力必須達到設計要求。
 
7.必要時,加固線與貨物、車輛棱角接觸處應采取防磨措施。 第二十三條  加固貨物時,所用繩索或加固線捆綁拴結后的余尾部分,長度不得超過300mm,一般不短于100mm。
 
第二十四條  對超出端側墻(板)高度的成件包裝貨物,應用繩網(wǎng)或繩索串聯(lián)一起捆綁牢固,也可用擋板(壁)、支柱加固、鍍鋅鐵線(盤條)等加固。
 
袋裝貨物起脊部分應使用上封式繩網(wǎng)等進行加固。
 
第二十五條  使用鐵地板長大貨物車裝載貨物,可采用焊接加固,焊接時應采取安全接地措施。卸車時應由卸車單位恢復車輛原狀。禁止在車輛上挖孔。
 
第二十六條  專用貨車上附設的裝載加固裝臵的技術性能應符合本規(guī)則要求,生產(chǎn)廠家或產(chǎn)權單位應提出裝載加固裝臵的有關技術資料、技術條件和使用說明書,經(jīng)鐵道部運輸局組織審核、公布后,裝載加固裝臵方可投入運用。
 
第三章  特殊規(guī)定
 
第一節(jié)  超限、超長貨物
 
第二十七條  一輛平車裝載超長貨物,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1.均重貨物使用60t、61t平車裝載,兩端均衡突出時,其裝載重量不得超過表3-1的規(guī)定。
 
件2計算確定。
 
3.所用橫墊木或支(座)架的高度,應根據(jù)附件二計算確定。
 
4.共用游車時,兩貨物突出端間距不小于500mm,見圖3-1。
 
 
 
圖3-1
 
5.游車上裝載的貨物,與貨物突出端間距不小于350mm,見圖3-2,貨物突出部分的兩側不得裝載貨物。
 
圖3-2
 
第二十八條  跨裝超長貨物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1.只準兩車負重。負重車車地板高度應相等,如高度不等時,需要墊平。r
對未達到容許載重量的貨車,可以加裝貨物,但不得加裝在貨物的兩側,與跨裝貨物端部間距不小于400mm。
 
2.在兩輛負重車的中間只準加掛一輛游車。 3.跨裝貨物應使用貨物轉向架,貨物轉向架有關具體規(guī)定見附件5。
 
貨物轉向架的支重面長度應遵守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貨物轉向架下架體的重心投影應位于貨車縱、橫中心線的交叉點上,必須縱向偏離時,應遵守本規(guī)則第十一條的有關規(guī)定。
 
4.貨物轉向架上架體與跨裝貨物,下架體與車輛分別固定在一起。對貨物及貨物轉向架的加固不得影響車輛通過曲線,并將提鉤桿用鍍鋅鐵線捆緊。
 
5.中間加掛游車的跨裝車組通過9號及其以下道岔時不得推送調車。遇設備條件不容許或盡頭線時,可以不超過5km/h的速度勻速推進。
 
6.跨裝車組應使用車鉤緩沖停止器,安裝應在車鉤自然狀態(tài)下進行。
 
 
 
7.跨裝車組禁止溜放。
 
第二十九條  超限、超長貨物裝車后,車輛轉向架任何一側旁承游間不得為零(彈性旁承及旁承承載結構的貨車除外)。遇球形心盤貨車一側為零時,可用千斤頂將壓死一側頂起,落頂后出現(xiàn)游間,表明貨物裝載符合要求。
 
第三十條  超限、超長貨物裝車后,應用白色或紅色油漆標畫易于判定貨物是否移動的檢查線。
 
第三十一條   限速運行時,發(fā)站應在貨物運單、票據(jù)封套、編組順序表及貨車表示牌上注明“限速××公里”字樣。
 
裝運超限、超長貨物,發(fā)站還應在貨物運單、票據(jù)封套、編組順序表及貨車表示牌上注明“超限貨物”或“超長貨物”字樣以連掛車組裝運時,應注明“連掛車組不得分摘”字樣。
 
第二節(jié)  木材和竹子
 
第三十二條  木材使用敞車裝載時,應大小頭顛倒,緊密排擺,緊靠支柱,壓縫擠緊;兩端木材應傾向貨車中部,不準形成向外溜坡。
 
腐朽木材應采取防火措施。
 
第三十三條  裝載原木(包括坑木、小徑木)時,使用Φ6.5mm盤條2股對每垛起脊部分(上層腰線以上的貨物)做整體捆綁。材長大于4m的,每垛整體捆綁4道;4m及其以下每垛捆綁2道。盤條拴結后的余尾部分折向車內,并用U形釘釘固。車輛兩端的安裝擋板時,應使用8號鍍鋅鐵線對擋板進行攔護;不使用擋板時,靠車輛兩端的起脊部分的頂層,應使用8號鍍鋅鐵線2股對原木端部向支柱方兜頭攔護,鍍鋅鐵線與每根原木端部接觸處用U形釘釘固。
 
敞車裝載板、方材時,貨物高度超出車輛端側墻的,應在車輛兩端安裝擋板(圍裝除外)。并使用8號鍍鋅鐵線對擋板進行攔護。
 
第三十四條  支柱的對數(shù)應符合表3-2的規(guī)定。支柱折斷時,必須更換。
 
高度小于1600mm的不少于3道,1600mm~1900mm的為2道,大
 
于1900mm的為1道。腰線間距適當,不得卡側墻,捆綁松緊適度,應使上層木材與下層木材密貼。每對支柱使用封頂線1道。
 
腰線及封頂線的捆綁周數(shù)應符合表3-3的規(guī)定。
 
2.每道封頂線與每根(塊)木材的接觸處使用2個U形釘釘固。
 
第三十六條  緊靠支柱的木材,兩端超出支柱的長度,不得
 
小于200mm(由支柱中心線算起)。
 
緊靠支柱頂部的原木不得超出支柱。
 
緊靠支柱的原木,其樹節(jié)、枝椏、彎曲部分或根部,兩側允許超出支柱。
 
第三十七條  長度不足2.5m的木材不能全部成捆時,需用長材或成捆材壓頂。其裝載方法可根據(jù)木材長度,分別采?。?1.圍裝:將木材沿車輛端側墻內側豎立一周,超出端側墻部分,不得大于端側墻高度(立裝木材長度)的二分之一。圍板厚度不得小于4mm,圍板四周用8號鍍鋅鐵線2股串連,并用U形釘釘固。
 
2.順裝:每垛內插2對支柱,垛間距離須小于木材本身長度的五分之一。
 
第三十八條  竹子應使用敞車裝載。在敞車兩端使用竹籬作擋壁,并在擋壁外內插木支柱5~7對;兩側內插木支柱不少于4對。
 
裝運小竹子,應成捆裝載;圍裝時,可不安裝擋壁。 腰線、封頂線與端支柱拉線,各使用8號鍍鋅鐵線捆綁兩周。
 
第三節(jié)  輪式、履帶式貨物和圓柱形、球形貨物
 
第三十九條  輪式、履帶式貨物應使用木地板平車裝載(專用貨車裝運時除外),其本身有制動裝臵的,裝車后應制動,門窗閉鎖并將變速手柄放在初速位臵,制動手柄或拉桿應用鍍鋅鐵線固定(運輸轎車時,其制動手柄應拉緊,并將檔位放在空檔或P檔上)。其裝載方法如下:
 
1.順裝時,相鄰兩輛間距不小于100mm。
 
2.橫裝時,相鄰兩輛應頭尾顛倒,間距不小于50mm。 3.跨裝在兩平車上的汽車,其頭部與前輛汽車的尾部間距不小于350mm。見圖3-3
 
 
 
4.爬裝汽車方法見圖3-4。
 
 
 
5.無車廂的汽車爬裝時,應將第二輛及其后各輛的前輪依次放在前輛的后輪上對齊。見圖3-5
 
 
 
圖3-5
 
第四十條  輪式、履帶式貨物加固方法如下:
 
1.順裝時,輪徑1000mm以下的前輪(組)前端、后輪(組)后端以及輪徑1000mm及以上的前后輪(組)前后端,均應安放相應規(guī)格的掩擋,掩緊釘固,并采用八字形拉牽加固。
 
裝載履帶式貨物時在履帶前后放臵方木或擋木,但不得與履帶齒接觸,并在平衡鐵處放臵支架。
 
2.橫裝時,每輛前后輪前(后)端安放三角擋并掩緊釘固。 3.跨及兩平車的汽車應在其前輪外側或內側50mm處釘固側擋(不用三角擋及捆綁),后輪前后均用三角擋掩緊釘固,并采用小八字形拉牽加固,見圖3-4。
 
4.爬裝時,爬裝在前部車廂內的前輪不需加固,但后輪前后均用三角擋掩緊釘固,并用鍍鋅鐵線斜拉(斜拉線與水平夾角不大于60度)。爬裝車組最后一輛的后輪,應采用小八字形拉牽加固,見圖3-4。
 
無車廂汽車爬裝時,重疊裝載兩輪軸應上下對齊,并捆在一起(不宜過緊),后輪前后均用三角擋掩緊釘固,并采用小八字形拉牽加固,見圖3-5。
 
5.對回轉式貨物應在平衡鐵處放臵支架并采取防止轉動措施。
 
第四十一條  圓柱形貨物可選用適當規(guī)格和材質的凹木、三角擋、座架等材料和裝臵,并采取腰箍下壓、拉牽等方式進行加固。
 
第四十二條  球形貨物應選用適當規(guī)格、具有足夠強度、能保證貨物穩(wěn)定的座架,貨物底部不得與車地板接觸。對無拴結點、加固較為困難的球形貨物,可在球體上部采用套圈,套圈四處拉牽牢固。
 
第四節(jié)  金屬材料及制品
 
第四十三條  裝載單件重量1t及其以下的金屬塊、錠、坯時,須均勻分布在車地板上??慷藗葔Γò澹┨庁浳锏难b載高度須低于端側墻(板)。
 
單件重量超過1t不足4t的金屬塊、錠、坯,應大小頭顛倒,均衡裝載,可使用擋木或支撐方木加固。
 
成垛(捆)裝載時,要求堆碼整齊,每垛貨物高度不得大于貨物底寬的80%,并用鍍鋅鐵線或盤條捆牢。
 
使用全鋼敞車時,應用稻草墊等防滑。將中、下門關閉后用8號或10號鍍鋅鐵線捆固。
 
第四十四條  鋼板可使用敞、平車裝載。每垛貨物高度不得
 
大于貨物底寬的80%,貨物層間及與車地板間應襯墊防滑,重量分布應符合本規(guī)則有關規(guī)定。
 
使用平車裝載鋼板時,可單排或雙排順裝,裝載高度超出端、側板時,可使用支柱。每層鋼板使用盤條(鋼絲繩)或鋼帶整體捆綁,捆綁間距不大于2.5m。每垛鋼板采用反又字下壓加固2道,端部采用交叉斜拉加固。
 
使用敞車裝載鋼板,鋼板寬度在1.3m時,應雙排順裝,每垛使用盤條(鋼絲繩)或鋼帶整體捆綁,捆綁間距不大于2.5m。鋼板寬度超不小于1.3m時,可單排順裝。長度7~9m的鋼板允許中部搭頭,兩端緊靠車端墻。
 
第四十五條  成捆或盒裝薄板、馬口鐵、矽鋼片等貨物可使用敞車、棚車裝載。成垛裝載時,要求分布均衡,每垛貨物高度不得大于貨物底寬的80%。貨物層與層間、與車地板間須加防滑襯墊。
 
第四十六條  卷鋼(板)應使用平車和C62A、C62A*、C62A*K、
 
C62AK、C62A*T、C62AT、C62B、C62BK、C62BT、C64、C64A、C64K、C64H、C64T、C70及C70H等敞車裝載。
 
卷鋼(板)可立裝、臥裝或集束立裝。立裝時,卷鋼(板)的直徑須大于本身高度;臥裝時,可使用鋼座架(座架須與車體加固),用木地板平車臥裝時,可將相鄰卷鋼(板)用夾具或鍍鋅鐵線(盤條)捆在一起,并用三角擋掩緊釘固;集束立裝時,集束端最短距離應大于集束高度,卷鋼(板)中部用鍍鋅鐵線(盤條)捆綁在一起,并采取防止鍍鋅鐵線(盤條)下滑措施。
 
卷鋼(板)無論立裝、臥裝或集束立裝,均應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卷鋼(板)本身應用鍍鋅鐵線、盤條或鋼絲繩等與車體捆綁加固(裝載在座架上的除外)。
 
第四十七條  25m鋼軌采用專用貨物轉向架兩平車跨裝方式,兩平車地板面高度差超過20mm時,必須墊平,可不安裝車鉤緩沖停止器。遇有涂打“關”的平車,允許放下端側板進行裝運,提鉤桿和放下的端側板要捆緊鎖牢。
 
第四十八條  鋼絲繩、電纜可使用敞、平車裝載。臥裝時,可使用鋼、木座架,并采取加固措施。使用敞車立裝時,每個輪盤下部墊橫墊木(條形草支墊)或稻草墊。
 
第四十九條  型鋼及管材可使用敞、平車裝載。根據(jù)需要可使用硬木支柱(鋼管支柱)、隔木、掩木、稻草墊(條形草支墊或稻草繩把)、鍍鋅鐵線(盤條)等材料進行加固。
 
1.長短不一的各類型鋼及管材混裝一車時,應將重的裝在下
 
面,輕的裝在上面,長的裝在兩側,短的裝在中間。
 
同一規(guī)格型鋼及管材應成垛(捆)裝載,堆碼整齊,必要時,允許搭頭、壓邊、壓縫或重疊裝載。
 
2.型鋼及管材的裝載高度超出側墻(板)時,每垛貨物至少安插兩對支柱。超出高度在1m以內時,捆1道腰線,超過1m時,捆2道腰線,必須封頂。
 
3.使用有端側板平車裝載長大型鋼時,應緊密排擺成梯形,層間加墊防滑襯墊,并采用整體捆綁及反又字下壓式加固。
 
4.使用敞車裝載大型管材時,應成垛(捆)裝載,底部須掩墊牢固。緊靠側墻處的管材,超過側墻高度應小于管材直徑的三分之一。
 
不使用支柱起脊裝載時,每垛(捆)管材需用鋼帶或鋼絲繩下壓式捆綁,層間襯墊防滑。
 
第五節(jié)  預應力梁
 
第五十條  預應力梁的裝載方法
 
長度為32.6m(重量不大于115t)和24.6m(78t)的預應力梁,可使用N15型橋梁專用車裝運。使用普通平車裝運時,只準使用N6、N17、N17AK、N17AT、N17G、N17GK、N17GT、N17K、N17T、NX型共用車,可不受附表2的限制。
 
1.長度為32.6m的預應力梁,跨裝支距為27~28m,使用兩輛平車負重跨裝(中間加掛游車一輛)運送時,負重車及游車限用13m長木地板平車。
 
2.長度為24.6m的預應力梁,跨裝支距18m,使用兩輛平車跨裝運送時,限用NX17B、NX17BH、NX17BK、NX17BT、NX70、NX70H型共用車。
 
3.使用N15型橋梁專用車組跨裝運送32.6m的預應力梁時,允許中間加掛兩輛游車。
 
第五十一條  預應力梁的加固方法 1.貨物轉向架下架體每端,用8號鍍鋅鐵線或盤條拉牽成八字形,捆綁在車側丁字鐵或支柱槽上。
 
貨物轉向架上架體與橋梁底部之間,需加防滑墊木。死心盤一端貨物轉向架上部的防滑墊木上應加鋪一層橡膠墊,橋梁底部兩側與貨物轉向架上架體擋鐵之間,用木楔楔緊卡牢。
 
2.在貨物轉向架上架體預應力梁的兩側,分別使用斜支撐進行加固。斜支撐頂部與預應力梁體必須密貼頂牢,并用8號鍍鋅鐵線或盤條將斜支撐與轉向架上架體捆牢。
 
3.橫向位移不超過20mm,或長度為32.6m梁的縱向竄動不超過250mm,長度為24.6m的縱向竄動不超過150mm時,可以繼
 
續(xù)運行。
 
4.斜支撐產(chǎn)生縱向傾斜時,必須進行整理。
 
第四章  方案管理
 
第五十二條  鐵路貨物裝載加固方案分為裝載加固定型方案(以下簡稱定型方案)、裝載加固暫行方案(以下簡稱暫行方案)和裝載加固試運方案(以下簡稱試運方案)。
 
裝載加固方案應包括貨物規(guī)格、準用貨車、裝載加固材料(裝臵)、裝載方法、加固方法、其他要求等內容。
 
鐵道部運輸局負責定型方案的補充、修改和試運方案的審批管理工作,鐵路局貨物裝載加固主管部門負責暫行方案和比照方案的審批管理工作,鐵路局應及時將批準的暫行方案和比照方案報部備案。
 
第五十三條  凡使用鐵路敞車、平車、長大貨物車及敞、平車類專用貨車裝運的成件貨物,有定型方案、暫行方案和試運方案的,一律嚴格按方案裝車;無方案的,由托運人在托運貨物之前向裝車站申報計劃裝載加固方案(以下簡稱計劃方案,含方案比照申請)和相關資料,裝車站按規(guī)定報批。托運人按批準的方案組織裝車。
 
第五十四條  與定型方案和暫行方案中貨物規(guī)格(包括單件重量、重心位臵、外形尺寸、支重面長度和寬度等)相近,裝載加固方法相同并且使用相同車輛裝載的貨物,托運人可向裝車站申請比照該定型方案或暫行方案,經(jīng)發(fā)送鐵路局審查批準后方可實施。
 
試運方案和超過有效期的暫行方案不得比照。
 
第五十五條  托運人向裝車站申報計劃方案時,應詳細提供貨物的外形尺寸、單件重量、重心位臵、支重面長度及寬度、貨物運輸安全的特殊要求等相關資料。申報暫行方案時,還應同時提出裝載加固計算說明書;申報試運方案時,還應同時提出由鐵道部認定的方案論證、技術檢測機構出具的方案論證和試驗報告。 托運人應在計劃方案上蓋章或簽字,并對內容的真實性負完全責任。對貨物的活動部位(部件)、貨物的裝載加固特殊要求以及涉及貨物和運輸安全方面的其它重要情況,托運人須提出書面說明。
 
第五十六條  試運方案的論證和試驗程序是:論證和試驗單位會同托運人、承運人提出試驗大綱,并報鐵道部運輸局核準;按核準的試驗大綱進行論證、試驗;提出方案論證和試驗報告。 試驗大綱應包括:試運事項名稱、目的、技術經(jīng)濟可行性研究
 
結論,擬采用的裝載加固方法或裝載加固材料及裝臵設計方案,靜、動強度試驗和運行試驗方案,試驗方法與手段,評判依據(jù)與標準,試運承擔單位安全責任劃分,安全應急預案等。
 
重大的試運事項由鐵道部運輸局組織專題研究,充分論證。 第五十七條  裝車站收到托運人提出的計劃試運方案、方案論證和試驗報告后,逐級審核上報鐵道部運輸局。
 
鐵路局按批準的試運方案組織試運。試運工作要精心組織,根據(jù)實際情況可進行押運或跟蹤監(jiān)測。試運結束后鐵路局應按要求及時提出試運總結報告報鐵道部運輸局。
 
第五十八條  鐵路局和裝車站應嚴格控制和掌握試運方案的試運范圍,未經(jīng)鐵道部運輸局批準,任何單位不得擴大試運范圍和延長試運時間。
 
裝車站要建立試運方案管理臺賬,對試運方案從嚴掌握,在貨物運單“承運人記載事項”欄和貨票“記事”欄內記明方案編號;到站要對按試運方案裝車的貨物裝載加固狀況進行重點檢查和確認;到站、中途站發(fā)現(xiàn)問題時,除按規(guī)定處理外,同時向鐵道部運輸局及發(fā)送鐵路局、發(fā)站拍發(fā)電報,電報中應記明以下事項:發(fā)站、到站、裝車單位、承運日期、方案編號、存在的問題、處理情況等。
 
第五十九條  定型方案長期有效;試運方案不跨年度,連續(xù)試運期限一般不應超過3年;暫行方案有效期及比照方案有效期由鐵路局規(guī)定。
 
凡需繼續(xù)執(zhí)行的暫行方案(比照方案)和試運方案,方案執(zhí)行單位須在有效期結束前一個月將方案執(zhí)行情況(試運方案為試運總結)和下一步運用請求逐級審核上報方案批準單位,經(jīng)審查批準后方可繼續(xù)實施。
 
逾期未申報者,原暫行方案(比照方案)和試運方案自行廢止。
 
第六十條  方案論證、技術檢測工作應由鐵道部認定的專業(yè)技術機構承擔。 方案論證、技術檢測機構必須按照國家關于技術服務有關規(guī)定,與委托人簽訂技術服務合同并向委托人提供優(yōu)質服務,收取的服務費用要符合規(guī)定。凡存在偽造試驗數(shù)據(jù)、不按批準的試運大綱進行論證和試驗、方案論證和試驗報告存在嚴重質量隱患、服務不良、違規(guī)收取費用等問題的,一經(jīng)查實,取消其方案論證、技術檢測資格。
 
凡因論證和試驗單位違規(guī)操作及相關人為因素造成行車和貨
 
運事故的,追究論證、試驗單位和相關人員責任。
 
第五章  滿載工作
 
第六十一條  貨車滿載工作是在安全運輸?shù)那疤嵯?,提高貨車靜載重。鐵路局和裝車站要加強貨車滿載組織管理,深入開展攻關活動,不斷改進貨物包裝和裝載方法,優(yōu)化裝載方案,總結工作經(jīng)驗,實現(xiàn)巧裝滿載。
 
滿載工作的主要方式是:整車貨物輕重拼裝,輕浮貨物超定額裝載,集裝化增載,自備箱(車)回空利用,散堆裝貨物減少虧噸等。
 
第六十二條  裝載貨物應合理選擇車輛,貨種適合車種,充分利用貨車的有效載重力和容積。
 
裝運畜、禽類應盡量組織多層裝載。托運人應根據(jù)需要配臵多層裝載設備。
 
第六十三條  鐵路局、裝車站要將貨車靜載重指標歸口納入考核,貨車靜載重報告(鐵運-9)應正確填寫,按時上報。
 
各鐵路局對貨車靜載重完成情況要按季考核分析,并根據(jù)管內情況增加必要的項目。
 
第六章  附則
 
第六十四條  本規(guī)則條文、附件、附錄,補充、修改時,除以文電形式發(fā)布外,將在《鐵路客貨運輸專刊》上予以公布。附件1、附件5、附件6的補充、修改由鐵道部運輸局負責。
 
第六十五條  鐵路局可依據(jù)本規(guī)則,制定局管內的補充規(guī)定,并報鐵道部備案。
 
昆明鐵路局可參照本規(guī)則制定米軌鐵路的相關規(guī)定。
 
第六十六條  本規(guī)則由鐵道部運輸局負責解釋。自2006年11月1日施行。
 
附表
 
附表2    平車局部地板面承受均布載荷或對稱集中載荷時容許
 
附表3   凹底平車局部地板面承受均布載荷
 
 
 
注:當負重面長度介于上表兩數(shù)之間時,可采用插入法確定容許載重量
 
附表5   60t、61t敞車兩枕梁間承受均布載荷時容許裝載重量表
 
注:1.面長度介于上表兩數(shù)之間時,可采用插入法確定容許載重量。     2.本表適用于C62A、C62A*、C62A*K、C62AK、C62A*T、C62AT、C62B、C62BK、C62BT、
 
C64、C64K、C64H及C64T型敞車
 
 
 
注:1.面長度介于上表兩數(shù)之間時,可采用插入法確定容許載重量。 2.本表適用于C62A、C62A*、C62A*K、C62AK、C62A*T、C62AT、C62B、C62BK、C62BT、C64、C64K、C64H及C64T型敞車。
 
3.表中括號內數(shù)據(jù)表示當使用6t敞車時,兩枕梁間承受對稱集中載荷的容許載重量。
 
附表7    C70、C70H型敞車兩枕梁間承受均布載荷時容許裝載重量表
 
7070H①當車輛負重面寬度不小于2000mm,在車輛兩枕梁處負重面長度各為3800mm或在車輛兩枕梁及中央三處負重面長度不小于2000mm且均布對稱裝載時;②全車均布裝載時。
 
2.當負重面長度介于上表兩數(shù)之間時,可采用插入法確定容許載重量。
 
附 表8   C70、C70H型敞車兩枕梁間承受對稱集中載荷時容許裝載
 
重量表
 
兩橫墊木中心間距為1000mm時,全車裝載重量可以達到車輛標記載重量。
 
2.當負重面長度介于上表兩數(shù)之間時,可采用插入法確定容許載重量。
 
附件
 
附件1      鐵路貨物裝載加固定型方案
 
(另冊)
 
附件2         鐵路貨物裝載加固常用計算公式
 
一、 貨物重心或總重心偏離車輛橫中心線的容許距離a容的計算方法
 
1.當
 
P標
 
-Q
 
P標
 
a容 =(2Q-0.5)l(mm) 2.當
 
P標
 
-Q≥10t時:
 
5l
 
a容=Q(mm)
 
P標
 
式中  ——車輛的容許載重量,t; l——車輛轉向架中心距,mm; Q——車輛所裝貨物重量,t。 二、重車重心高度H的計算方法 1.一車負重裝載時:
 
Qh車Qh1Qh2Qhn
 

 
1
 
2
 
n
 
H=
 
Q車Q1Q2Qn
 
(mm)
 
式中     Q車——貨車自重,t; Q1、Q2…Qn——每件貨物重量,t;
 
h車
 
——空車重心自軌面起算的高度,mm;
 
h1h2hn
 
、…——裝車后每件貨物重心自軌面起算的高度,mm。 2.跨裝時,可按下式計算:
Q車1h車1Q車2h車2Qh
 
H=
 
Q車1Q車2QQ車1
 
、
 
(mm)
 
式中
 
Q車2
 
——分別為兩負重車自重,t;
 
h車1
 
、
 
h車2
 
——分別為兩負重車空車重心自軌面起算的高度,
 
mm;
 
Q——貨物重量,t;
 
h——裝車后貨物重心自軌面起算的高度,mm。 三、配重計算方法
 
1.采取配重降低重車重心高度時,配重貨物的起碼重量可按下式計算:
 
Q配
 
Q配
 
Q總(H2000)
 
=
 
2000h配
 
(t)
 
式中Q總——貨車自重與主貨重量之和,t; H——未配重前重車重心高度,mm;
 
——配重貨物裝后,其重心自軌面起算的高度,mm。 2.如果配重后貨物總重心落在車輛縱中心線上,配裝貨物的重量或重心位臵可按下式計算:
 
Qb
 
Q配=b配   (t)
 
Qb
 
h配
 
b配=Q配    (mm)        式中Q配——配裝貨物的重量,t;
 
b配——配裝貨物重心偏離車輛縱中心線的距離,mm;
 
Q——配重前的貨物重量,t;
 
b——配重前貨物重心偏離車輛縱中心線的距離,mm。
 
如果配重后貨物總重心不能落在車輛縱中心線上,貨物的總重心b橫可按下式計算:
 
b
 

 

 
QbQ配b配QQ配
 
(mm)
 
四、一車負重超長貨物橫墊木高度計算方法
 
橫墊木的合理高度H墊可按下式計算: H墊0.031ah車差f80  (mm)
 
式中 a——貨物突出端至負重車最近輪軸軸心所在垂直平面的距離,mm;
 
——游車地板高度與負重車地板高度差,游車地板比負
 
重車地板高時,取正值,反之取負值,mm;
 
f——貨物突出端的撓度,mm。 注:若貨物突出車端部分底部低于其支重面時,墊木高度還應加該突出部分低于貨物支重面的尺寸;如果貨物突出車端部分底部高于貨物支重面時,墊木高度應減去貨物突出車端部分高于貨物支重面的尺寸。
 
五、貨物轉向架高度H墊的確定 H墊atanh車差f80(mm)
 
1.兩車負重,兩端或一端加掛游車時 ay端l3
 
 
 
tan0.031
 
式中  y端——貨物突出負重車端梁較長一端的長度,mm;       l3——負重車車端至其最近輪軸軸心所成垂直平面間的距離,mm;
 
2.兩車負重,中間無游車時 當y銷≤1.29 l2時, al2
 
0.04(l1l3)
 
tan
 
l支
 
 
 
當y銷≥1.29 l2時,
 
h車差
 
ay銷
 
0.031(l1l3)
 
tan
 
l支
 
 
 
式中  y銷——貨物超出貨物轉向架中心銷外方的長度,mm;
 
l1——貨物轉向架中心銷至另一輛負重車相鄰車端的距離,mm;
 
l2——貨物轉向架中心銷至其所在車輛內方車端的距離,mm;
 
l支——跨裝支距,mm。 3.兩車負重,中間有游車時
 
0.04(l1l3)0.015(l支l臺l1l3)
 
atanl1[0.04]0.04l3
 
l支
 
 
 
l支
 
 
 
取兩者較大者計算。
 
式中  l臺——駝峰平臺長度(兩豎曲線切點之間的距離,可按10000mm計算;
 
六、掩擋需要高度的計算方法 1.單獨使用掩擋防止圓柱形、球形貨物及輪式貨物縱向滾動時,掩擋的需要高度可按下式計算:
 
h掩(0.37440.0018Q總)D(mm) 式中Q總——重車總重,t;
 
D ——貨物的直徑或輪徑,mm。 2.單獨使用掩擋防止圓柱形、球形貨物及輪式貨物橫向滾動時,掩擋的需要高度可按下式計算:
 
h掩0.08D
 
 
 
七、加固強度計算方法
 
(一)運輸過程中作用于貨物上的各種力(ν≤120km/h,調車連掛速度≤5km/h)
 
1.縱向慣性力
 
atany銷
 
0.031(l支l2l3)
 
T=t0×Q  (kN)
 
式中   t0——每噸貨物的縱向慣性力,kN/t; Q——貨物重量,t。
 
(1)采用剛性加固時,
 
t0=26.69-0.13Q總  (kN/t)
 
其中  Q總——重車總重,t,當Q總 > 130t時,按130t計算。 (2)采用柔性加固時,
 
2
 
t00.0012Q總0.32Q總29.85  (kN/t)
 
其中  Q總——重車總重,t,跨裝運輸時,按跨裝車組總重計算。
 
當Q總 > 130t150t時,t0=5.88kN/t。 2.橫向慣性力
 
N=n0×Q  (kN)
 
式中  n0——每噸貨物的橫向慣性力,kN/t; Q——貨物重量,t。
 
a
 
n02.822.2
 
l  (kN/t)
 
其中  a——貨物重心偏離車輛橫中心線的距離,mm??缪b時,為貨物轉向架中心銷偏離車輛橫中心線的距離,mm;
 
l——負重車轉向架中心距(具有多層轉向架群的貨車為底架心盤中心距),mm。
 
3.垂直慣性力
 
Q垂=q垂×Q  (kN)
式中  q垂——每噸貨物的垂直慣性力,kN/t;
 
Q——貨物重量,t。
 
(1)使用敞車和普通平車裝載時
 
a
 
q垂3.543.78
 
l  (kN/t)
 
其中  a——貨物重心偏離車輛橫中心線的距離,mm;跨裝時,為貨物轉向架中心銷偏離車輛橫中心線的距離,mm;
 
l——負重車轉向架中心距,mm。 (2)使用長大貨物車裝載時:
 
a
 
q垂4.537.84
 
l  (kN/t)
 
 
 
4.風力
 
W=qF   (kN)
 
q=0.49kN/m2,式中  q——側向計算風壓。受風面為平面時,
 
受風面為圓球體或圓柱體側面時,q=0.245kN/ m2; F——側向迎風面的投影面積,m2。 5.摩擦力
 
縱向摩擦力:F摩=9.8Q(kN)
 

 
橫向摩擦力:F摩=(9.8QQ垂)(kN) 式中  Q——貨物重量,t;
 
Q垂——貨物的垂直慣性力,kN;
 

 
——摩擦系數(shù)。按下表取值。
 
1. 貨物傾覆的穩(wěn)定系數(shù)
 
9.8Qa
 
在縱向:=
 
Th
 
 
 
9.8Qb
 
在橫向:=NhWh風
 
式中   Q——貨物重量,t;
 
a——貨物重心所在橫向垂直平面于貨物傾覆點之間的距
 
離,mm;
 
b——貨物重心所在縱向垂直平面于貨物傾覆點之間的距離,mm;
 
T——貨物的縱向慣性力,kN; N——貨物的橫向慣性力,kN;
 
h——貨物重心自傾覆點所在水平面起算的高度,mm; W——作用于貨物上的風力,kN;
 
h風——風力合力作用點自傾覆點所在水平面起算的高度,mm。
 
當傾覆穩(wěn)定系數(shù)小于1.25時,需要采取加固措施。 2. 貨物水平移動的穩(wěn)定性
 
如果貨物的縱向慣性力大于縱向摩擦力或橫向慣性力與風力之和的1.25倍大于橫向摩擦力,則應采取加固措施防止貨物移動。加固材料應承受的縱向或橫向力可按下式計算:
 
在縱方向:△T=T-F摩  (kN)
 
在橫方向:△N=1.25(N W)-F摩  (kN) 3. 貨物滾動的穩(wěn)定系數(shù)
 
圓柱形、球形或帶輪貨物,使用三角擋或掩木加固后,滾動穩(wěn)定系數(shù)可按下式計算:
 

 

 
9.8Qa
 
)
 
在縱方向:=T(Rh掩
 
9.8Qb
 
)
 
在橫方向:=(NW)(Rh掩
 
式中  a、b——貨物重心所在橫向或縱向垂直平面至三角擋(或掩木)與貨物接觸點之間距離,mm;
 
R——貨物或輪子半徑,mm; ——掩木或三角擋與貨物接觸點自貨物或輪子最低點所
 
在水平面起算的高度,mm。
 
如果穩(wěn)定系數(shù)小于1.25,表明所使用的掩木或三角擋高度不夠,應同時采用其他加固措施。
 
(三)常用加固方法的加固強度計算
 
1.采用拉牽加固時,每根拉牽繩應承受的力
 
h掩
 
(1)對稱拉牽加固時,拉牽位臵如下圖所示:
 
O
 
A
 
C
 
B
 
O
 
A
 
BC
 
 
 
O——拉牽繩在貨物上的拴結點;
 
B——O點在車地板上的投影;
 
BC——O點所在縱向垂直平面與車輛邊線的距離;
 
A——拉牽繩在車輛上的拴結點。
 
當同一方向有n根拉牽繩時,每根應承受的拉力可按下式計算: 防止縱向移動時:
 
S縱移=ACBOBC    (kN)
 
防止橫向移動時: S橫移=
 
防止縱向傾覆時: S縱傾=
 
防止橫向傾覆時:
 
NnBC
 
TnAC
 
222
 
ACBOBC    (kN)
 
222
 
1.25Th9.8Qan(l縱AC)BO
 
ACBOBC  (kN)
 
2
 
2
 
2
 
222
 
1.25(NhWh風)9.8Qb
 
S橫傾=
 
n(l橫BC)BO
 
ACBOBC  (kN)
 
式中l(wèi)縱——貨物縱向傾覆點至拉牽繩在貨物上拴結點所在橫向
 
垂直平面間的距離,mm;
 
l橫——貨物橫向傾覆點至拉牽繩在貨物上拴結點所在縱向垂直
 
平面間的距離,mm;
 
h——貨物重心自傾覆點所在水平面起算的高度,mm; h風——風力合力著力點自傾覆點所在水平面起算的高度,
 
mm。
 
每根拉牽繩應承受的力:
 
s橫移,s縱傾,s橫傾 S¡Ýmaxs×ÝÒÆ£¬
 
Ñ¡ÓøÖË¿ÉþÀ­Ç£Ê±£¬¸ÖË¿ÉþµÄÆÆ¶ÏÀ­Á¦²»µÃСÓÚ2S¡£Ñ¡ÓöÆ
 
пÌúÏß»òÅÌÌõÀ­Ç£Ê±£¬Ã¿¸ùÀ­Ç£ÉþÐèÒª¹ÉÊýΪ£º
 
S
 
n=0.9PÐí  £¨¹É£©
 
ʽÖСª¡ªÒ»¹É¶ÆÐ¿ÌúÏß»òÅÌÌõµÄÐíÓÃÀ­Á¦£¬kN¡£ £¨2£©·Ç¶Ô³ÆÀ­Ç£¼Ó¹Ìʱ£¬À­Ç£Î»ÅZÈçÏÂͼËùʾ£º
 
PÐí
 
 
 
·ÀÖ¹»õÎï×ÝÏòÒÆ¶¯Ê±£¬×ó¡¢ÓÒÀ­Ç£ÉþµÄÀ­Á¦S×ó¼°SÓÒ
 
ÏÂʽ¼ÆË㣺
 
S×óSÓÒ
 
×ÝÒÆ
 
×ÝÒÆ
 
×ÝÒÆ
 
¿É°´
 

 
222TbÓÒ
 

 
(b×óbÓÒ)AC×óAC×óBC×óBO×ó222×ó
 

 
(b×óbÓÒ)ACÓÒACÓÒBCÓÒBOÓÒ
 
£¨kN£©
 
×ÝÒÆ
 
£¨kN£©
 
ʽÖР  b×ó¡¢bÓÒ¡ª¡ªA·½Ïò»òB·½ÏòÁ½²à×ó¡¢ÓÒÀ­Ç£×°ÅZÔÚ»õÎï
 
ÉÏË©½áµãÖÁ»õÎïÖØÐÄËùÔÚ×ÝÏò´¹Ö±Æ½ÃæµÄ¾àÀ룬mm£»
 
AC×ó¡¢ACÓÒ¡ª¡ª×ó¡¢ÓÒÀ­Ç£×°ÅZÔÚ»õÎïÉÏË©½áµãËùÔÚºáÏò´¹
 
Ö±Æ½Ãæ·Ö±ðÖÁÆä³µÁ¾ÉÏË©½áµãÖ®¼äµÄ¾àÀ룬mm£»
 
BC×ó¡¢BCÓÒ¡ª¡ª×ó¡¢ÓÒÀ­Ç£×°ÅZÔÚ»õÎïÉÏË©½áµãËùÔÚ×ÝÏò´¹Ö±Æ½
 
Ãæ·Ö±ðÖÁ³µÁ¾±ßÏߵľàÀ룬mm£»
 
BO×ó¡¢BOÓÒ¡ª¡ª×ó¡¢ÓÒÀ­Ç£×°ÅZÔÚ»õÎïÉÏË©½áµã×Ô³µµØ°åÃæÆðËã
 
µÄ¸ß¶È£¬mm¡£
 
·ÀÖ¹»õÎï×ÝÏòÒÆ¶¯Ê±£¬×ó¡¢ÓÒÀ­Ç£×°ÅZµÄÀ­Á¦S×ó¼°SÓÒ¿É
 
°´ÏÂʽ¼ÆË㣺
 
ºáÒÆ
 
ºáÒÆ
 
ss
 
ºáÒÆ×ó
 

 
222NlÓÒ
 

 
(l×ólÓÒ)BC×óAC×óBC×óBO×ó222Nl×ó
 

 
(l×ólÓÒ)BCÓÒACÓÒBCÓÒBOÓÒ
 
£¨kN£©
 
ºáÒÆÓÒ
 
£¨kN£©
 
ʽÖР l×ó¡¢lÓÒ¡ª¡ª×ó¡¢ÓÒÀ­Ç£×°ÅZÔÚ»õÎïÉÏË©½áµãÖÁ»õÎïÖØÐÄËù
 
ÔÚºáÏò´¹Ö±Æ½ÃæµÄ¾àÀ룬mm¡£
 
ÿ¸ùÀ­Ç£ÉþÓ¦³ÐÊܵÄÁ¦£º
 
S¡ÝmaxS×ó£¬SÓÒ£¬sÓÒ£¬s×ó
 
µ±Í¬Ò»·½ÏòÓÐn¸ùÀ­Ç£×°ÅZʱ£¬ÔÚ¼ÆËã·ÀÖ¹»õÎï×ÝÏòÒÆ¶¯ÐèÒª
 
×ÝÒÆ
 
×ÝÒÆ
 
ºáÒÆ
 
ºáÒÆ
 
À­Ç£×°ÅZ³ÐÊܵÄÀ­Á¦Ê±£¬b×ó¼°bÓÒÓ¦·Ö±ðȡͬһ·½ÏòÉÏ×ó²à»òÓÒ²à¸÷À­Ç£×°ÅZÔÚ»õÎïÉÏË©½áµãÖÁ»õÎïÖØÐÄËùÔÚ×ÝÏò´¹Ö±Æ½Ãæ¾àÀëµÄƽ¾ùÖµ£»BO¡¢BCÈ¡½Ï´óÕߣ¬ACÈ¡½ÏСÕß¡£ÔÚ¼ÆËã·ÀÖ¹»õÎïºáÏòÒÆ¶¯ÐèÒªÀ­Ç£Éþ×°ÅZ³ÐÊܵÄÀ­Á¦Ê±£¬l×ó¡¢lÓÒÓ¦·Ö±ðȡͬһ·½Ïò×ó²à»òÓÒ²à¸÷À­Ç£ÉþÔÚ»õÎïÉÏË©½áµãÖÁ»õÎïÖØÐÄËùÔÚºáÏò´¹Ö±Æ½Ãæ¾àÀëµÄƽ¾ùÖµ£»BCÈ¡½ÏСÕߣ¬BO¡¢ACÈ¡½Ï´óÕß¡£ÉÏÊöÊýÖµÖÐ×î´óÕßΪÿ¸ùÀ­Ç£×°ÅZÓ¦ÄܳÐÊܵÄÀ­Á¦¡£ 2£®Ñü¹¿¼Ó¹Ìʱ£¬Ã¿µÀÑü¹¿Ó¦³ÐÊܵÄÁ¦
 
1£©Ë³×°Ô²ÖùÐλõÎÓÃnµÀÑü¹¿¼Ó¹Ìʱ£¬Ã¿µÀÓ¦³ÐÊܵÄÁ¦ ·ÀÖ¹×ÝÏò»òºáÏòÒÆ¶¯Ê±£º
 
maxT£¬N
 
PÒÆ=2ncosr   £¨kN£© ·ÀÖ¹ºáÏò¹ö¶¯Ê±£º
 
1.25(NW)(RhÑÚh°¼)9.8Qb
 
P¹ö=2nbcosr   £¨kN£©
 
¼È·ÀÖ¹»õÎïÒÆ¶¯£¬ÓÖ·ÀÖ¹¹ö¶¯£¬Ã¿µÀÑü¹¿Ó¦³ÐÊܵÄÀ­Á¦£º P¹ö   £¨kN£©     P¡ÝmaxPÒÆ£¬
 
ʽÖСª¡ª»õÎïÓëºáµæÄ¾¡¢ºáµæÄ¾Óë³µµØ°å»ò»õÎïÓë³µµØ°å¼äµÄ
 
Ä¥²ÁϵÊý£¬È¡Æä½ÏСÕߣ» n¡ª¡ªÑü¹¿µÄµÀÊý£»
 
hÑÚ¡ª¡ªÑÚľ»òÈý½Çµ²Óë»õÎï½Ó´¥µãµÄ¸ß¶Èmm£»
 
R¡ª¡ª»õÎïµÄ°ë¾¶£¬mm£»
 

 
h°¼¡ª¡ªºáµæÄ¾»ò°°×ù°¼²¿Éî¶È£¬mm£» Q¡ª¡ª»õÎïÖØÁ¿£¬t£»
 
b¡ª¡ª»õÎïÖØÐÄËùÔÚ×ÝÏò´¹Ö±Æ½ÃæÖÁ»õÎïÓëÑÚľ»òÈý½Çµ²½Ó´¥µã
 
Ö®¼äµÄ¾àÀ룬mm£»
 
r¡ª¡ªÑü¹¿Á½¶ËÀ­Ö±²¿·ÖÓë³µÁ¾×ÝÏò´¹Ö±Æ½Ãæ¼äµÄ¼Ð½Ç¡£ ÓøÖË¿Éþ×÷Ñü¹¿Ê±£¬¸ÖË¿ÉþµÄÆÆ¶ÏÀ­Á¦²»µÃСÓÚ2P¡£Óñâ¸Ö´ø×÷Ñü¹¿Ê±£¬±â¸Ö´øµÄ½ØÃæ»ý£º
 
10P
 
F¡Ý£¨cm2£©
 
ʽÖР ¡ª¡ª±â¸Ö´øµÄÐíÓÃÓ¦Á¦£¬Mpa¡£
 
2£©ÏäÐλõÎïÓÃnµÀÑü¹¿¼Ó¹Ìʱ£¬Ã¿µÀÐèÒª³ÐÊܵÄÁ¦ ·ÀÖ¹×ÝÏò»òºáÏòÒÆ¶¯Ê±£º
 
maxT£¬N
 
PÒÆ=2ncosr   £¨kN£© ·ÀÖ¹×ÝÏòÇ㸲ʱ£º
 
1.25Th9.8Qa
 
P×ÝÇã=2(l1l2ln)cosr  £¨kN£© ·ÀÖ¹ºáÏòÇ㸲ʱ£º
 
1.25(NhWh·ç)9.8QbPºáÇã=nBcosr  £¨kN£© ʽÖР   a¡¢b¡ª¡ª»õÎïÖØÁ¦µÄÎȶ¨Á¦±Û£¬mm£»
 
l1¡¢l2¡­ln¡ª¡ªÃ¿µÀÑü¹¿ËùÔÚºáÏò´¹Ö±Æ½ÃæÖÁ»õÎï×ÝÏòÇ㸲µãÖ®
 
¼äµÄ¾àÀ룬mm£»
 
B¡ª¡ª»õÎïµÄ¿í¶È£¬mm¡£
 
¼È·ÀÖ¹ÒÆ¶¯ÓÖ·ÀÖ¹Ç㸲£¬Ã¿µÀÑü¹¿Ó¦³ÐÊܵÄÁ¦£º
 
maxPÒÆ,P×ÝÇã,PºáÇã
 
P¡Ý   £¨kN£©
 
Ò»°ã²ÉÓøÖË¿Éþ×÷Ñü¹¿£¬¸ÖË¿ÉþµÄÆÆ¶ÏÀ­Á¦²»µÃСÓÚ2P¡£ 3£®²ÉÓú¸½Ó¼Ó¹Ìʱ£¬º¸·ìµÄÐèÒª³¤¶È
 
ʹÓÃÌúµØ°å³¤´ó»õÎï³µ×°ÔØ£¬ÔÚ»õÎïÁ½¶Ë»òÁ½²àº¸½Ó¸Öµ²Ê±£¬Í¬Ò»·½Ïò¸Öµ²µÄº¸·ì³¤¶Èl¿É°´ÏÂʽ¼ÆË㣺 ·ÀÖ¹×ÝÏòÒÆ¶¯Ê±£º
 
10T
 
l×Ý=0.7K  £¨cm£©
 

 
·ÀÖ¹ºáÏòÒÆ¶¯Ê±
 
10N
 
lºá=0.7K  £¨cm£©
 
ʽÖÐK¡ª¡ªº¸·ì¸ß¶È£¬cm£»
 
¡ª¡ªº¸·ìµÄÐíÓüôÇÐÓ¦Á¦£¬MPa¡£
 
¸½¼þ3     »õÎï×°ÔØÏÞ½çͼ
 
 
 
×¢£ºµ¥Î»mm
 
 
 
¸½¼þ4    ÌØ¶¨Çø¶Î×°ÔØÏÞÖÆ
 
¸½¼þ5   ³£ÓÃ×°ÔØ¼Ó¹Ì²ÄÁÏÓë×°ÅZ
 
£¨Áí²á£©
 
 
 
¸½¼þ6  Ìú·»õÎï×°ÔØ¼Ó¹Ì ÊÔÔË·½°¸¼°ÊÔÔ˲ÄÁÏ
 
£¨Áí²á£©
 
¸½Â¼
 
³¨³µ¡¢Æ½³µ¡¢³¤´ó»õÎï³µ
 
¼¼Êõ²ÎÊý±í
 


相關文章Related Articles

??
網(wǎng)站地圖
草編首頁
關于我們
公司簡介 企業(yè)文化
草編產(chǎn)品
草支墊 工程簾 草棒 大棚草簾 草袋 草繩 草片 草把子
草編資訊
草編動態(tài) 草編新聞
草編知識
聯(lián)系我們
其他

草編留言咨詢

感謝您的信任和支持,我們的銷售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聯(lián)系您!

你的姓名

手機/電話:

所在城市:

產(chǎn)品咨詢/留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