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搓成繩叫草繩 用途很多
稻草,曬干后俗稱稻柴,是農家點火煮飯的主要工具。其實,稻草還有許許多多的功能。
早些年,因為窮,家里蓋房用不起瓦片,便用稻柴替代,俗稱“草屋”。草屋不能跟瓦屋比,但置身其中,冬暖夏涼,倒也十分愜意。
稻柴搓成繩叫草繩,用途很多,家家必備。我小時候,吃過夜飯,身為醫(yī)生的父親就搓起了草繩。搓草繩成了我和父親消化飲食的一項勞動內容。草繩不僅能結籬笆搭瓜棚,還可背到市場上交易,但一斤最多賣一角錢。因賺不了多少錢,有人就編織成柴簾去賣。簾子以平方論價,雖然省稻柴,但廢人工,因此大家一般空閑時才編。后來,金山辦了草包廠,用稻草織草包,成本低,用場卻很大,糧管所的露天囤就靠草包一袋袋疊起來;1973年1月,金山衛(wèi)海灘圍海筑堤時,用掉100萬只草包;1989年特大洪災時,一袋又一袋的草包袋堵住了決堤之口。

稻草可以編成草鞋。不花錢又輕巧,便利草編制品。如果在稻柴里夾些廢麻絲或破布條,鞋就耐穿多了。假如穿上草繩結的繩草鞋,走在泥濘的小路上,那是再好不過了。
稻草還可以編成米囤。米囤為圓形,大小根據各家的口糧而定。用米囤囤米,其最大的優(yōu)點是,大米不易壞,可存放多年;米囤象征著富裕,故農家戶戶具備。假如在相親時女家沒見到米囤,親事十有八九泡湯。稻草還有個很大的用場——造紙。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供銷社與上海立新造紙廠簽訂“以草調煤”協(xié)議,兩擔柴草調換一擔民用煤票。自此,農戶用上了煤餅爐。但后來因造紙業(yè)污染空氣。造紙廠關閉了,稻柴又走進了百姓家的灶膛里。
如今,社會形勢發(fā)展太快,農民們做夢也想不到,灶頭失寵了,液化氣灶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稻柴用不上了。幸好,稻草稻草被農戶們拿來栽培食用菌。用稻草主料,可以生產多種食用菌,如平菇、雙孢蘑菇等。
稻草雖不起眼,但它的用處卻非常多,著實是人類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