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搓稻草繩
草編產(chǎn)品:草支墊,草袋,草簾,草繩 聯(lián)系人:張經(jīng)理 銷售電話:15937370357 點擊: 字號:大中小
小時候的水鄉(xiāng)農(nóng)村,到了冬天,家家戶戶都要搓稻草繩。當時農(nóng)村有許多地方要用到草繩,但它最大的用處是,春季在河道里放養(yǎng)水草時,作為竹樁與竹樁之間一格一格的連接用繩,由于那個時候的水鄉(xiāng)農(nóng)村,每家每戶多則七八頭,少則三四頭地養(yǎng)著湖羊,這水草是農(nóng)家給湖羊吃的過冬飼料,每戶人家都分有好幾塊水面來放養(yǎng)這種水草,所以用繩量較大。
搓草繩用的稻草一般選用較清白的晚稻草,早稻草因太軟,太短很少用。這稻草在搓繩前還要經(jīng)過梳理和敲打兩道工序,先用鐵梳子梳去亂草,梳得光光的整整齊齊的稻草,捆成一個個直徑約二十五公分的草束,堆放好以備用。搓繩時拿來用木榔頭把它敲得軟硬適中,太硬太軟都不好操作,在那個時候,水鄉(xiāng)農(nóng)村有一句俗語,如果哪個小孩子因不聽話,被大人打了,就叫“敲熟稻草”。
搓繩時,人坐在吃飯用的條凳上,下面有時還放一個擱腳用的小凳子,把敲好的稻草綁在人右邊的凳腳上,稻草的蒲頭朝上,以方便抽取。開了頭的繩子坐在屁股底下,隨著雙手的不斷來回搓動,屁股底下的繩子會越來越長,越堆越高。為了增加摩擦,搓繩的人常常在手心里吐一些唾沫,所以搓繩的人會在凳子的旁邊放上一杯熱茶。

這搓繩也是一門技術活。內行的人搓出來的繩子,粗細均勻,光滑牢固,有時連放牛用的繩子也用這稻草繩。不會搓的人毛毛糙糙,粗細不均,一拉就斷。繩子搓好后,還把它繞成一個繩團,這繩團如一個大的橄欖,村民稱為“喜鵲窩”,要用時從里面抽取。
搓草繩一般在冬閑雨雪天生產(chǎn)隊放假的日子,我們那里有一句順口溜叫“搓繩搓繩,搓搓天會晴”。搓繩時會四五個人相約后去其中一戶人家的家里,一個人搓繩太冷清,提不起精神,出不了效率,人多時說說笑笑,你追我趕地勁頭大。還有左鄰右舍的姑娘,大嬸,大媽也會聚集過來,女人們做鞋子,織毛衣,男男女女的在一起開著各種各樣的玩笑,因此常常引得滿屋“轟轟”地笑起來。
人一多,我們小孩子也鉆來鉆去地去軋熱鬧,女孩子跳繩,男孩子則在梳下來的亂草堆里打滾,摔跤。碰到雪后天晴的日子,搓繩的人會在屋檐下一字排開,邊搓繩邊曬太陽。到了下午,好客的主人還會燒一鍋糖水番薯,或鹽水毛芋艿招呼大家吃,那場面熱鬧而溫馨。
現(xiàn)在,不要說搓草繩,像我們村連稻草都有許多年沒見到過了,就是有稻草的地方,也不再有人搓稻草繩。慢慢地,這門搓繩的手藝也就消失了,留給人們的只是難忘的記憶了。
- 上一篇:河南新鄉(xiāng)打草繩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