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珍珠棉保溫被不能只看厚度 重量也很重要
隨著智能溫室的推廣,與之相配套的滴灌、保溫被、放風機等現(xiàn)代化設備也不斷革新。走在蔬菜種植密集區(qū),發(fā)現(xiàn)棚頂土黃色的草簾大都換成了各色的保溫被。相比草簾而言,大棚保溫被不管是在保溫效果上還是使用壽命上都優(yōu)于傳統(tǒng)的保溫材料,可現(xiàn)在市場上新材料層出不窮,產品琳瑯目,菜農該如何讓選擇呢。
記者采訪時,遇到了正在購買珍珠棉保溫被的壽光市圣城街道西玉村菜農,采訪獲悉,他們是村里老把式介紹來的回頭客。其中一位黃瓜種植戶介紹:“我在這寶祥大棚保溫被上嘗到了不少甜頭,這幾年,我自己種著3個棚,其中有一個用了寶祥大棚保溫被,剩下的兩個沒用,用寶祥保溫被的棚內溫度高,所以那個棚里的黃瓜提早上市一周多,錯開了上市高峰期,價格比另外兩個棚高出許多,這不今年準備把剩下的那兩個棚也換上。”菜農們跟隨寶祥保溫被廠的工作人員轉了一圈,詳細對比了不同厚度的內膽,根據自身棚內定植的作物,最終決定購買3.5公分厚的珍珠棉做內膽。
對此,負責人張祥云介紹,“我們生產的保溫被都是這樣為顧客量身定做的,什么樣的厚度,什么樣的重量,由顧客自己決定。”但他提醒菜農,現(xiàn)在市場上的珍珠棉保溫被種類繁多,購買時不能只看厚度,更要看重量,有的不良廠家為了追求經濟效益,珍珠棉發(fā)泡時泡孔過大,重量輕,雖然厚度沒變,但重量不能保證,也就難以保證保溫效果和使用壽命。由于大棚保溫被在生產技術、價格、質量等方面都沒有一個可遵循的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隨著生產廠家的增多,問題也接踵而來。一些個體作坊、小型生產企業(yè)紛紛加入,他們各自按照自己的標準來生產,工藝技術參差不齊,沒有質量保證,市場秩序混亂成為一大難題。 “很多老百姓不懂這個,都覺得就是個保溫被,外皮基本一樣,但內膽其實是有很大差別的。”
當前,部分保溫被廠“以次充好”,為防止菜農朋友們購買到劣質的不保溫被造成損失,再此也要提醒一下廣大菜農,購買保溫被時,一定要要認真考察,認準正規(guī)廠家以及相關產品,以免買到假冒偽劣產品,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