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團草把子立體防沙體系為農業(yè)生產保駕護航
“一畝地要2000到3000個草把子,像我以前承包40畝地,光每年扎草把子就要花上兩到三個月”十四團一線職工張永和說,“當時就盼著風沙小些,風沙吹走的是產量、是收入??!”
十四團進一步加大一線風沙防御體系建設,加大原有沙漠植被、紅柳、胡楊的養(yǎng)護力度,通過拉隔離網、設立保護區(qū),原生沙漠植被得到有效保護,植被密度與覆蓋范圍明顯擴大,雖是初春,小編在農田前沿依舊可以看到,原始荒漠地面依舊被沙漠植被牢牢覆蓋。同期,十四團進一步加大了林田防護林的建設力度,撫養(yǎng)結合,春季嚴防牲畜啃食樹木,動員職工插楊柳育苗,林田防護網已十分穩(wěn)固。如今,張永和再也不用為防風沙操心了,在他家的條田前一道底層沙漠低矮植被、中層紅柳胡楊、高層新疆楊的立體防沙御風體系已經形成,經過幾年檢驗這道御沙堤有效的實現(xiàn)了自身作用。“大概在2009年,大家就慢慢不再扎草把子了,今年大家都放心了,徹底不扎了,省了很多力氣。”
目前,十四團十四團現(xiàn)有公益林總面積50萬畝,其中重點公益林191800畝。全團公益林區(qū)全年有7個林班,102個小班巡邏維護。一線公益林防護網長度達到71公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使十四團13萬畝良田創(chuàng)造出了最大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2012年,該團種植的6.5萬畝棉花,總產棉花3000萬公斤;經濟林6畝,其中:香梨4680畝;蘋果418畝;紅棗59857畝,全團產各類果品34500噸(其中紅棗產量達到30000噸)。
- 上一篇:給鐵路機車穿上“草把子”
- 下一篇:綠化工人在離樹干基部50~80cm處綁草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