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浦席的溫室和蓋草簾的改良陽畦
TAG:覆蓋,浦席,的,溫室,和,蓋,草簾,改良,陽畦,、, 聯(lián)系人:張經(jīng)理 銷售電話:15937370357 點擊: 字號:大中小
1、植物學特征
青花菜植株高大、生長旺盛節(jié)間較多,主根明顯根須發(fā)達,根須主要分布在45厘米以內(nèi)的土層中,。根須再生能力強,可發(fā)生不定根,適合于移栽和扦插繁殖。青花菜幼苗子葉呈腎形,葉片有闊葉型和長葉型兩種,光滑無毛,有蠟粉。葉色綠或深綠,葉柄長,有1~2對葉翼。葉型有橢圓形。卵圓形、倒卵形等,葉緣波狀,葉互生,主莖上多有分枝。
青花菜產(chǎn)品為花球,植株一般在15~20片葉時出現(xiàn)花球,主花莖上頂生花球比較大,越重400克;而側(cè)枝頂生的花球較小,約20克?;ㄇ蝾伾G或深綠,球形扁圓形或扁平型等等。青花菜的話為雌雄同花,復總狀花序,花期為30天左右,開花后45~60天種子成熟種植千粒重3.5~4克,溫室條件下種子壽命3~4年。
2、生長和發(fā)育周期
青花菜的發(fā)育生長周期可分為發(fā)芽期、幼苗期、葉簇生長和花序分化期、花球形成期和開花結(jié)籽期五個時期。
(1)、發(fā)芽期:
從種植萌動到子葉充分展開,第一片真葉剛露出為發(fā)芽期。種子發(fā)芽的最低溫度為4~8℃,最合適的溫度為15~30度,最高35度。發(fā)芽期通常需要7天左右,發(fā)芽依靠種子自身儲存的營養(yǎng),因為需要選擇充實飽滿的種子精細耕作,保證良好的水分、溫度和通風條件,利于發(fā)芽整齊。
(2)、幼苗期:
從第一片真葉露出至第五、第六片真葉展開。達到團課為幼苗期,約需30天。幼苗期適宜的溫度為20~25攝氏度,在一定的溫度田間下,幼苗期即可開始花芽分化。通常早熟禾總數(shù)品種花序分化對低溫條件要求不嚴格,而晚熟品種則要求低溫春化。幼苗期的長短與環(huán)境條件和管理水平有關,一般冬、春季育苗,幼苗期長,而夏、秋育苗,幼苗期短。
(3)、葉簇生長和花序分化期:
從第6~8片真葉展開到植株出現(xiàn)0.5厘米的花球,俗稱“現(xiàn)蕾”,為葉簇生長和花絮分化期,需30~60天。生長適宜溫度為18~22攝氏度,有道花芽分化的溫度為:早熟品種在10~17攝氏度,誘導花芽分化需20天左右;中熟品種在5~10攝氏度以下,誘導花芽分化需20天;晚熟品種在2~5攝氏度下,30天才能誘導花芽分化?;ㄑ糠只螅仓耆~片數(shù)量不斷增加,主要是葉面積增大。
(4)、花球形成期:
從植株出現(xiàn)小花球到花球采收為花球形成期,需要20~30天。該時期出現(xiàn)花球后,花蕾和花莖不斷發(fā)育、生長,成為由若干短縮肉質(zhì)花莖和花蕾組成的花球,到達商品采收標準。適宜生長溫度為16~22攝氏度,適宜的氣溫和較低的夜溫、充足的光照會使花球緊縮,顏色鮮艷,花球重。而溫度過低,花莖不再伸長,導致花原基萎縮而不能形成花球;溫度過高尤其是遭遇到30攝氏度以上的高夜溫,使花莖生長過快伸長,導致花球松散,花蕾枯黃。
(5)、開花結(jié)籽期:
花球形成之后,花莖散開和伸長,花蕾膨大開花到種子收獲稱為開花結(jié)籽期,約需90天。
3、對環(huán)境的要求
(1)溫度:
青花菜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耐熱、耐寒性較強,適應性廣,生長發(fā)育適應溫度為15~20℃,5℃以下的低溫容易抑制生長,植株能短期忍受—3℃的低溫,25℃以上的高溫則容易徒長,從不同生長時期來看,種子發(fā)芽適宜溫度為20~25℃,幼苗、葉簇生長和花芽分化的適宜溫度為15~22℃,花球形成的適應溫度為15~18℃。30℃以上的高溫容易使花球出現(xiàn)柳狀細葉,且花9莖迅速伸長,商品性差。
青花菜屬于低溫長日照作物,從營養(yǎng)生長轉(zhuǎn)向生殖生長需經(jīng)低溫春化階段,但對春化所需溫度要求不嚴。青花菜通過春化所需溫度根據(jù)品種不同,從葉片生長轉(zhuǎn)向生殖生長需要有相當大小的植株和一定的低溫。早、中熟品種的花芽分化及花球形成不需經(jīng)過低溫春化,而晚熟品種需經(jīng)4.5~10℃低溫春化,在八周左右完成花芽分化。
(2)光照:
青花菜為低溫、長日照、喜光作物,但對光照強度要求不嚴,對光周期反應不敏感。長日照能促進花芽分化和花球形成,光照充足促進植株旺盛生長及光合作用的積累,能提供花球產(chǎn)量和品質(zhì)。若日照過短,會推遲花芽分化,延長花芽分化期,花芽分化不充分。若光照不足,容易導致幼苗徒長,定植后緩苗慢,緩苗后植株徒長,花莖伸長過長,蕾球不發(fā)達,顏色發(fā)黃,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提供。
(3)水分:
青花菜不耐干旱,在環(huán)境濕潤的條件下生長較好,適宜生長的相對空氣濕度為80%~90%,土壤濕度為70%~80%,氣候干燥,土壤水分不足,植株生長緩慢,漲勢弱,花球小而松散,品質(zhì)差。青花菜在不同生育期期水分要求不同,苗期需要濕潤的土壤,但出苗后水分不宜過多,營養(yǎng)生長期由于葉簇旺盛生長,葉面積迅速擴大,葉子的蒸騰作用強,需求量較大;花球形成期葉面積達到最大,花球橫著需要充足的養(yǎng)分和水分,該時期需水量最多,應該堅持保持土壤濕潤,而過分濕潤會導致根腐爛和花球的霉爛。
(4)土壤營養(yǎng):
青花菜適宜性廣,只要土壤肥力較強,施肥、追肥恰當,在不同的土壤類型下均能良好生長,對土壤的適應酸堿度為PH5.5~8.0,最適應生長范圍為PH6.0~7.5。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需充分的氮、磷、鉀,以促進葉簇的生長和花球的發(fā)育。在幼苗期、花芽分化期應該多施鉀肥,在花球形成期減少鉀肥的施用量,增施氮肥。對鈣的吸收量要比氮、鉀少,比磷多,對鎂的吸收量最少。在生長中后期,對鈣、硼、鉬等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較大,缺少醉蟹元素容易導致莖葉開裂,花球中部或邊緣花蕾水浸狀壞死。
4、分類和品種選擇
(1)分類:
按照花球顏色,青花有青花和紫花類型;按成熟度可分為早熟、中熟、晚熟等類型。
早熟種群:從播種到收獲需100天左右,適合春、夏、初秋收獲種植。
中熟種群:從播種到收獲需110~120天,適合春、秋收獲種植。
晚熟種群:從播種到收獲需130~150天,適合于冬、初春收獲種植。
另外根據(jù)品種特性,又分為主花球型(無側(cè)花球或側(cè)花球極?。┖椭?、側(cè)花球兼收型兩大類,早熟品種屬于主花球型,主、側(cè)花球型早中晚熟種群都有
(2)品種選擇:
棚室青花為提前采收,實現(xiàn)高產(chǎn)高效益栽培,一般多需用中早熟、豐產(chǎn)、抗病品種。
五、栽培關鍵技術(shù):播種育苗
(1)、播種場所:不同月份應用的育苗場所不同,根據(jù)青花的發(fā)芽期和幼苗期都溫度的要求來區(qū)分,4~10月即春、秋、夏三季可進行露地育苗;11月至翌年3月即冬季,需分別采用改良陽畦、日光溫室和加溫溫室等保護地育苗。當年當年青花菜的育苗技術(shù)以常規(guī)的苗床育苗為主??捎糜诟牧缄柶琛⑷展鉁厥一蚣訙販厥乙约按笈锏热魏我环N育苗場所。但所使用進口種子,價格較高,建議以穴盤或營養(yǎng)缽育苗,不僅起到護根作用,而且節(jié)約用種量,可降低生產(chǎn)成本,同時省去分苗的過程。
(2)、播種前準備:育苗場應設在保護地內(nèi)光線充足的部位,種植一畝地需5平方米的苗床。青花菜可采用營養(yǎng)缽、穴盤或苗床進行播種育苗。穴盤育苗最好選用72孔的盤,營養(yǎng)缽育苗選8~10厘米的營養(yǎng)缽較為合適。填充物配置:草炭:蛭石=1:1或園土:堆肥:草炭=1:1:1,每穴或每缽播種2粒,覆細土,再蓋塑料小拱棚。此方法播種不用分。用苗床育苗的,選擇灌溉方便的壤土,起成寬1.7~1.8米、高20~25厘米的高崎做苗床,按10~15千克/立方米施入腐熟有機肥,比施入一定量的磷肥和鉀肥后,將肥與土壤混均,靶碎整平播種用。
(3)、播種:營養(yǎng)缽播種的,播種前將營養(yǎng)土淋濕,每缽播種1粒,播后蓋上薄土,噴都爾除草劑;苗床播種的,播前將種子與一定量的細沙混均在播種,播種量4~5克/立方米。5立方米的種苗可供1畝田種植。播后蓋0.5~1厘米薄土,淋濕,噴都爾除草劑,然后蓋上地膜。
(4)播種后苗期管理:
A、采用營養(yǎng)缽、穴盤育苗的播種后苗期管理:一般3天開始出苗,7天開始齊苗,要及時把地膜揭去。出苗時期土壤相對濕度保持在70%~80%。齊苗后酌情補充水分。苗期要特別注意防治黃條跳甲和蛞蝓為害。青花壯苗標準:株高5厘米左右,莖粗0.6~0.8厘米,葉片數(shù)4~5片。
B、采用苗床播種育苗的分苗前后的管理:①、分苗后的管理。播種后苗床溫度最后保持在20~25攝氏度,促進小苗出土。待大部分幼苗出土后,撤去薄膜,待苗上無水汽時再加一次細土。此后苗床溫度要濕度降低,主要是夜間溫度要低些,維持在10~12攝氏度,以防徒長,白天15~20攝氏度,適當通風換氣。②、分苗。幼苗生長到2~3片真葉時,進行分苗。要提前準備好分苗床,每畝地需20~25平方米。分苗床要增施肥料,每10平方米施腐熟過篩的圈肥80~100千克,糞土摻均后整平畦面。分苗前在播種床澆一次小水,分苗時選用大苗、壯苗,按8~10厘米見方分苗,1個苗床分完后即可澆水,在氣溫偏低時,要在分苗床上覆蓋薄膜。③、分苗后的管理。分苗3~4天后即可澆緩苗水,比撤去薄膜。2~3天后苗床松土。從分苗到緩苗期間,苗床溫度應適當提高,白天維持在20~25攝氏度,夜間15攝氏度左右;緩苗澆水后逐漸降低溫度,白天保持在15~20攝氏度,夜間10攝氏度左右;定植前進行煉苗,以適應定植場所的溫度條件。定植前4~5天苗床澆一次透水,第二天進行挖苗、屯苗。
六、定植及田間管理
(1)、定植
定植前必須整好地施足基肥,青花菜植株高大,生長量大,對土壤營養(yǎng)條件要求較高,要選擇灌溉方便,并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農(nóng)家肥2000~2500千克,適當施入硼肥和鈣肥,基肥要均勻混合混賣在土壤中。選擇晴天下午定植,采用雙行植,株距30~40厘米,早熟種一般畝栽3000株,中熟種2000~2500株。定植辦法以5~6片葉時定植最合適,按上述密度栽在小高畦的兩側(cè),深度以土坨與畦面相平或低一厘米為宜,覆蓋地膜后,定植后要用土把戳開的薄膜破口封嚴。定植后要及時澆緩苗水。
(2)、溫度管理
要根據(jù)季季變化進行保溫、防寒、通風等日常管理。覆蓋浦席的溫室和蓋草簾的改良陽畦,每天早上進行揭蓋并根據(jù)氣候情況選擇揭蓋時間,白天要根據(jù)溫室的變化和青花菜生長要求掌握通風時間和通風量的大小,沒有覆蓋草簾的大棚、小拱棚以及簡易覆蓋有通風時間長度和通風量大小的問題和防風、防寒的管理工作。各種蔬菜栽培方式不用,管理也有較大差別,但管理原則是根據(jù)青花菜生長要求而定:①、定植到緩苗期間要保溫、保濕,白天溫度以25攝氏度為宜,不宜超過30攝氏度,夜間溫度保持在15~20攝氏度;②、緩苗后到長出小花球為青花菜的葉簇生長期,白天溫度保持在20~25攝氏度,夜間溫度15攝氏度左右;③、花球形成期要求涼爽的氣候條件,白天溫度20~22攝氏度。夜間10~15攝氏度。
(3)、光照管理:
在保持適宜溫度的條件下,溫室和改良陽畦上覆蓋的草苫要即時揭蓋,盡可能延長光照時間。同時,所有棚室覆蓋的薄膜要及時清除膜上的灰塵,保持清潔,提供透光率,以增強自主的光合作用。
(4)、肥水管理:
青花菜花球生長的大?。串a(chǎn)量的高低)與植株生長和葉面積的大小有密切關系,在現(xiàn)蕾是營養(yǎng)生長旺盛,葉面積越大,花球產(chǎn)量就越高。因此,定植緩苗后不宜長時間蹲苗,早熟品種輕蹲或不蹲,中晚熟品種蹲苗7~10天。在現(xiàn)蕾以前要保持充足的的水肥,對促進植株生長勢非常重要的。春季種植追肥分兩次進行,定植后20天左右追第一次肥,每畝追肥復合肥25千克,穴施,然后澆水;第二次追肥在現(xiàn)花球時進行,每畝追施15千克左右的復合肥,加適量鎂肥、鈣肥、硫肥、硼肥等,并結(jié)合中耕培土,以促進花球的生長。秋季種植分3次追肥,前兩次追肥時間和追肥量和春季相同,第三次追肥在主花球收獲后進行,每畝追復合肥10~15千克,以促進側(cè)花球生長。
青花菜需水量較多,除隨2次追肥進行澆水外,視苗情而定,一般7~10天澆一次水。尤其在花球形成期要及時灌水,保持土壤濕潤。在雨季要及時排水,以免引起漚根。
七、采收
青花菜植株的頂端花球以充分膨大,在花蕾尚未開放時,應該及時采收,避免采收過晚造成散球或者開花。采收時,將花球下部帶花莖0厘米左右一起割下。頂球采收后,植株的腋芽萌發(fā),并迅速長出側(cè)枝,于側(cè)枝的頂端又形成花球,即側(cè)花球。當側(cè)花球漲到一定的大小,花蕾汕尾開放時,可再進行采收,這樣可陸續(xù)采收2~3次。
八、病蟲害
青花菜常見的主要病害有青花菜黑斑病、青花菜霜霉??;主要蟲害有蚜蟲、菜青蟲、菜蛾、黃條跳甲甘藍夜蛾、斜紋夜蛾等。病蟲害以防治為主,具體遇到問題具體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