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社牌樓上的草繩
小編所在的山口縣萩市,過去市民管銷售稻米的大街叫“米屋町”,翻譯成中文就是“米市大街”。這里三十來戶人家供奉著一個小神社,名字叫“稻荷神社”,這似乎太過平常。因為取這個名字的神社在日本數(shù)也數(shù)不清,我們這條街更愿意稱它為“米屋町的稻荷神社”。
“稻荷”在日語中是“肩上背著稻子”的意思,大概日本古代尚沒有種稻技術時,是大陸移民帶來了稻種。種稻技術在這里扎根以后,對這些古代人的崇拜,就以參拜稻荷神社的形式延續(xù)了下來。稻荷神社強調的是五谷豐登,生活和平,屬于非常民間的一種信仰,和日本國家神道有著很大的不同。
米屋町已經早就沒有了種稻的農民,銷售稻米的商人也已經只剩下一戶了。在編草繩之前,街道委員還是從附近村里找來了不少稻草,很大的一堆,堆在了神社前面。
戶主全是男性,戶主不在家的,可以看到家中的女人或者孩子在天黑之前把米酒、一些很簡單的小吃已經送了過來。戶主們大都是60以上的男人,平日見面機會不多,到這時見面覺得很親切。米屋町內有位市議員,他年齡稍微年輕一些,大概在四十多歲,這時也一點沒有政治家的做派,和其他人一樣天黑后來到了神社前。
編草繩之前需要用木槌把稻草砸軟,小編不知道該如何編草繩,只能做用木槌砸草的工作。看著大家很快就擰出一根繩子,讓后不斷延長,讓中間變得很粗,兩頭細一些,一大堆草很快就用完了。在小編印象中草繩不會有多重,沒想到這根草繩差不多要兩三人才能抬走。米屋町的神社比較小,掛在牌樓(日語稱之為“鳥居”)上就夠了,大一些的神社會編更大更長的草繩。
米屋町人口少,稻荷神社內并沒有專職的相當于僧侶的宮司。“新年到來之前,大概還要大家來一次,好把草繩掛在牌樓上。”是一位老者這樣說的。種植大米需要劃界,日本古代大概是以草繩劃界的,以后漸漸地對草繩具有了某種敬畏,草繩變得神圣了起來。到了新年來臨時,神社的新草繩既是新年到來的象征,也有進入神界的警示作用,掛在牌樓上,提醒人們不能忘了帶來稻谷的先人。
神社的神龕內雖然也供奉了天照大神,但似乎這里的人們更覺得那是自己祖先的化身。聽老者說,過年的時候,所有生活在米屋町的人都會回來的,祖先也會在這個時候回來,他們平時也沒有走多遠,就住在附近的山頂上。從他的言談中,覺得并不存在另一個世界,一到了喜慶日,祖先就會回來,而且回來得還相當?shù)念l繁。為了不讓祖先走錯了門,那條掛在牌樓上的草繩,也有為祖先顯示回家標示的意思。
編完了草繩,大家坐在神社屋檐下一同喝酒。此時已經讓人感到有些涼意,不斷地有人把酒倒進煮水用的鋁壺中加熱后端上來。米屋町的稻荷神社已經有些破舊,該重新修復了,明年何時修為好。三、四百年前就在使用的排水溝,該重新清整一下了。町內的人口越來越少,以后該有個相互照應的體制。大家喝著酒,話題不知不覺地從一個跳到另一個。
原來是一個編草繩的工作讓同一個街道的居民擰在了一起。沒有宮司主持宗教活動,但因為有這樣一個神社,米屋町的居民似乎有了共同商討街道內種種問題的機會。一根草繩把這些穿了起來。
- 上一篇:別燒稻草了!送草繩廠
- 下一篇:全自動喂料草繩機受農民朋友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