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草繩養(yǎng)護技術規(guī)程
第一章、總則
1.0.1為了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園林景觀,管理好本市147萬株竹子,特制定竹子栽培養(yǎng)護技術規(guī)程。
1.0.2本市、各區(qū)園林綠化部門、公園、風景區(qū)綠地從事竹子栽植養(yǎng)護單位,均應執(zhí)行本規(guī)程。
1.0.3竹子在本市歷史上有栽培,但均系外引,非竹子原產地。在現栽培的品種中,適應性不穩(wěn)定,缺乏栽培經驗。
1.0.4栽植竹子應以本市引種成功的種質資源為主,如早園竹、黃槽竹、箬竹等。
1.0.5竹子在本市品種繁多,本規(guī)程數據僅以早園竹為模式,供其他品種參考。
第二章、竹子的栽植
第一節(jié)、選好栽植地點
2.1.1選背風向陽、土層后、有機質含量在2%以上,灌溉方便,不積水的地點。
第二節(jié)、整地
2.2.1栽竹子必須全面整地,深翻30-40cm,清除磚頭瓦塊。每公頃施有機肥37500公斤。
第三節(jié)、挖坑
2.3.1用品字形配置坑位,株行距各一米,坑直徑50×50cm,坑深20-25cm。
第四節(jié)、挖竹
2.4.1選好母株:母株要選二年生,節(jié)間短,分枝低,竹竿不粗,無病蟲害的立竹作母竹。
2.4.2挖母竹時根據竹桿上最下一盤枝的方向,挖開土壤,找到去鞭,按來鞭短,去鞭長的原則挖竹坨,來鞭(按北面)留20cm,去鞭(南面)留30cm,坨寬20cm,土坨厚20-25cm。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坨還可以再適當增大。坨上帶幾桿竹不是主要的,但必須在一根以上。坨要用草繩包扎,北方竹子移植包坨應用蒲包再用草繩纏繞。
第五節(jié)、栽植
2.5.1栽植時期以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雨季移植以7月中旬至7月下旬為宜。
2.5.2運坨時應抱住土坨搬運,一人搬不動時要兩人抬土坨,絕不許用手提竹桿。裝卸車時不準拖,壓,摔,砸。
2.5.3栽植時:坨入坑要求原土面與新地面平,四周填土,踏實時不得踩土坨。
2.5.4填土:埋半坑土時扶植竹桿,澆透水,待水下滲后再埋第二次至滿坑,然后作堰,再澆足水。
第三章、竹子的養(yǎng)護管理
第一節(jié)、竹林的管護
3.1.1竹林不準游人進入踐踏,因此必須設置有一定觀賞價值的各種鐵質的、竹質的圍欄,圍欄高度、形式可根據當地環(huán)境決定,但以不能進入為主要依據。
3.1.2施肥:竹林以施有機肥為主。時間以11-12月為宜,每畝可施有機肥5000市斤,設圍欄,積竹葉是重要的施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