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帶土球喬灌木草簾栽植移植時隨帶原生長處土壤
草編產(chǎn)品:草支墊,草袋,草簾,草繩 聯(lián)系人:張經(jīng)理 銷售電話:15937370357 點擊: 字號:大中小
帶土球移植法桐苗木,移植時隨帶原生長處土壤,保護根系。土球用蒲包、草繩或其他軟材料進行包裝,稱“帶土球移植”。由于在土球范圍內(nèi)根部不受損傷,并保留一部分已適應原生長特性的土壤,同時減少了移植過程中水分的損失,對恢復生長有利。
一、起苗
1.土球規(guī)格要求
帶土球法桐苗木起苗的土球直徑規(guī)格要求如下:
(1)喬木為法桐苗木胸徑(落葉)或地徑(常綠)的8一lo倍,土球厚度應為土球直徑的4/5以上,土球底部直徑為球直徑的1/3,形似蘋果狀。
(2)灌木,包括綠籬土球苗,土球直徑為其高的1/3,厚度為球徑的4/5左右。
(3)針葉常綠樹土球苗的規(guī)格要求見表6-6。表6-6針葉常綠樹土球苗的規(guī)格要求(單位:厘米)
2.起苗
一般常綠樹、名貴樹的挖掘要帶土球。為防止土球松散,如遇干燥天氣,可提前l(fā)—2天澆透水,以增加泥土的黏結(jié)力,有利于操作。所挖的土球的形狀一般應為圓柱狀,并應先用草繩將樹冠捆攏,以方便操作。但不要捆得過緊,以免損傷枝條。
挖土球時先將樹干基部周圍的浮土鏟去,以不傷樹根為準。按土球的大小,圍繞法桐苗木畫一圓圈,用鐵鍬沿圈的外圍挖一條-卜下等寬的溝,挖到規(guī)定深度后再將土球底部修成蘋果形。如挖大樹,直徑50厘米以上的土球,底部應留一部分不挖,以支撐土球。
二、土球的扎包
扎包土球的直徑在40厘米以下的法桐苗木時,如果法桐苗木的土質(zhì)堅實,可將法桐搬到坑外扎包。先在坑邊鋪好草簾或蒲包,用人工托底將土球從坑中捧出,輕輕放在草簾或蒲包上,用草簾或蒲包將土球包緊,再用草繩把包捆緊。
如果土球直徑在40厘米以下且土質(zhì)疏松,或土球直徑在50厘米以上的,應在坑內(nèi)打包。具體操作方法為:先用鐵鍬將法桐苗木土球修整好,再用1~1.5厘米粗的草繩(若草繩過細可并成雙股)在土球的中上部打圍上若干道腰箍,一圈一圈從上而下地往下扎,使土球不易松散。打腰箍時,應該兩人配合操作,一人遞草繩,另一個人拉緊草繩并用磚或木槌順著所拉的方向捶打草繩,使草繩嵌人士球。每圈草繩應按順序一道道地緊密排列,不留空隙,且不應有重疊。到最后一圈時可將草繩頭壓在該圈的下面,收緊后切去多余的草繩。腰箍打好后,在腰箍以下由四周向土球內(nèi)鏟土,直至土球底部的中心只留下1/4左右的土時即可停止,然后再扎花箍?;ü吭旰?,最后切斷主根。
對規(guī)格小的法桐(土球直徑在30厘米左右)可采用簡易方法包扎:可用草繩給土球徑向扎幾道,再在土球中部橫向扎一道,使徑向草繩固定即可;也可采用把土球放在草簾或稻草上.再由底部向上翻包,然后在樹干基部扎緊的方法。
- 上一篇:如何保證齒輪式卷簾機的使用順暢
- 下一篇:常見草簾大棚除雪技術(shù)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