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養(yǎng)殖的草簾環(huán)境控制十要素
蛋雞養(yǎng)殖的環(huán)境控制主要包括雞舍內外兩部分,舍內環(huán)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風、光照、飼喂、飲水、溫度、濕度、密度、選雞和揀蛋。下面管家一一道來;
一、通風
不論雞舍大小或養(yǎng)雞數(shù)量多少,保持舍內空氣新鮮、通風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飼養(yǎng)的雞舍,這個問題尤為重要。因為通風不好,隨時會有大量的有害氣體如氨氣、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釋放出來,并充溢于整個雞舍,影響雞的正常生長、產蛋并引發(fā)多種疾病。因此,生產中應在雞舍的底部設置地窗、中部設大窗、房頂設帶帽的排氣圓筒。夏季全部開放,冬季可關閉中部大窗,僅留地窗和房頂?shù)呐艢鈭A筒。也可在中部設排氣扇,以便在冬季快速排除舍內污濁的空氣。冬季要密切注意通風系統(tǒng),不可引起賊風或把舍內溫度降得太低,以減少飼料消耗,防止引發(fā)各種疾病。
二、光照
光照對雞的產蛋性能影響較大,合理的光照能刺激排卵,促進雞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增加產蛋量。生產中應從蛋雞 20 周齡開始,采用人工補充光照的辦法,每周增加光照半小時,直到每周達到 16 小時為止,以后每天保證有效光照 16 小時,直到雞淘汰前四周,再把光照時間逐步增加到 17 小時,直至淘汰。人工補充光照,以每天早晨天亮前效果最好。補充光照時,舍內每平方米地面以 3 ~ 5 瓦為宜。燈距地面 2 米左右,最好安裝燈罩聚光,燈與燈之間的距離約 3 米,以保證舍內各處得到均勻的光照。
三、飼喂
蛋用雞多采用干粉料飼喂,飼喂次數(shù)每天 1 ~ 2 次,若一次飼喂放在下午 3 時較好;若兩次飼喂,宜采用上午 9 時和下午 3 時各喂一次,日飼喂量一般每只雞 100 ~ 120 克,根據體重變化適當增減喂料量,以不影響產蛋為宜。為了保持雞旺盛的食欲,每天應保證有一定的空槽時間,一是可以防止飼料長期在食槽存放發(fā)生霉變,二是可以防止雞產生厭食和挑食的惡習。
四、飲水
水對養(yǎng)雞生產十分重要,缺水的后果往往比缺料更嚴重,水參與機體的整個代謝過程,它對調節(jié)體溫、養(yǎng)分的運轉、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具有其他物質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常雞蛋的含水量達 70% 以上,每只雞每天需飲水 220 ~ 380 毫升,飲水不足,雞采食量減少,影響正常生長發(fā)育,至少可以降低 2% 的產蛋率,水質不良也能導致產蛋率和蛋質蛋重下降。因此,蛋雞養(yǎng)殖應及時供給符合飲用水標準的充足清潔的飲水,最好是長流水。
五、溫度
雞最適宜的溫度是 18 ~ 23 ℃ ,溫度過高過低均不利于產蛋。要保持雞舍有一個適宜的溫度,在夏季應注意雞舍通風,可以加大換氣扇的功率,改橫向通風為縱向巷道式通風,使流經雞體的風速加大,及時帶走雞體產生的熱量,如結合噴水、灑水,適當降低飼養(yǎng)密度,能更有效地降低舍內溫度。冬季應注意作好保暖工作。雞舍的門窗,在夜間或風雪天要掛草簾遮蓋,有利于提高舍溫,還可在雞舍的北墻外用玉米秸等搭成風障墻、垛草垛擋風御寒;也可在天棚頂上加稻殼、鋸末等作防寒層等。
六、濕度
最適宜的濕度為 60% ~ 70% 。如果舍內濕度太低, 蛋雞 就會呆滯羽毛紊亂,皮膚干燥,羽毛和喙爪等色澤暗淡,并且極易造成雞體脫水,引起雞群發(fā)生呼吸道疾病。潮濕空氣中的導熱性為干燥空氣的 10 倍,冬季如果舍內濕度過高,就會使雞體散發(fā)的熱量增加,使雞更加寒冷,夏季舍內濕度過高,就會使雞呼吸時排散到空氣中的水分受到限制,雞體污穢,病菌大量繁殖,易引發(fā)各種疾病,引起產蛋量下降。生產中可采用加強通風和在室內放生石灰塊等辦法降低舍內濕度。
七、密度
產蛋雞的飼養(yǎng)密度不宜過大,比較適宜的密度為:地面平養(yǎng)時,輕型品種每平方米 6 只,中型品種每平方米 5 只,網上平養(yǎng)輕型雞每平方米 8 ~ 10 只,中型雞 7 ~ 8 只,籠養(yǎng)密度因雞籠的組裝形式各異,一般為平養(yǎng)的 2 ~ 4 倍。
八、選雞
選雞應在雞產蛋率 50% 時進行,這時應將生長發(fā)育不良,雞冠干燥皺縮,羽毛漂亮,頭部、喙部、脛部明顯呈深黃色的雞;活力差、不健康的雞;腹部大量蓄積脂肪的雞選出來淘汰掉。這樣,不僅可以減少飼料消耗,重要的是減少了疾病傳播,凈化了雞舍環(huán)境。
九、揀蛋
及時揀蛋,創(chuàng)造一個無蛋環(huán)境,可以提高雞的產蛋率。雞產蛋的高峰期一般在日出后 3 ~ 4 小時,下午產蛋量占全天產蛋量的 20% ~ 30% ,生產中應根據產蛋時間和產蛋量及時揀蛋,一般每天 2 次,夏天可揀 3 次。
十、舍外環(huán)境控制
一是要搞好環(huán)境消毒,定期用 2% 的火堿溶液噴灑,門口設消毒池。二是及時清除雞舍外的雜草,因為可能有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附著在上面,因而遭受意想不到的損失。三是在不影響雞舍通風的情況下,在雞舍外種植一些樹木、藤蔓植物和草坪等,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夏季降低環(huán)境溫度 10% ~ 20% ,減輕熱輻射 80% ,降低細菌含量 22% ~ 79% ,除塵 35% ~ 67% ,除臭 50% ,減少有毒有害氣體 25% ,還有防大風、防噪音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雞舍外的氣候。四是嚴防各種應激因素發(fā)生。特別在雞的產蛋高峰期,其生產強度較大,生理負擔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