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樹木時要套用草繩繞樹干
早晨起床可把被褥放在里面,還能放些衣服、雜物,炕上顯得很利索,放上炕桌吃飯喝茶更寬敞了。上邊還有個收音機也是家里以前的必備物件。
東北大柜
每家都有,就是顏色不一樣,有圖片紅色上面雕滿花紋和圖案的,還有黃顏色的,有的放在炕上,有的放在地上。就板正很多北大柜這貨特別能裝東西。
縫紉機
當年“結婚三大件”之一的縫紉機,大家一定都見過吧,昏黃的燈光下,奶奶總會戴著那副斷腿的老花鏡,坐在縫紉機前,輕踩踏板發(fā)出“吱吱吱”的響聲。
就是老一輩人抽旱煙,裝煙葉用的盒子,一般放在家里的炕上或者柜子上。
老式裝照片的鏡框,里面都是滿滿的回憶??!小時候總愿意聽姥姥講他們的故事!
壓井
將地下水引到地面上,那時候井里面的水是可以直接喝,現(xiàn)在估計都不行了。
以前放廚房里面,用水特比方便,一般燒火,燒水用一天是沒有問題的。
草繩過去一半用來捆秋收的農作物,現(xiàn)在一般不怎么常見啦,現(xiàn)在在移植樹木時要套用草繩繞樹干,這個草繩車專門用來放置編織草繩的。
穴子
穴子主要用于農村或糧庫盛裝糧食的工具。說它是工具,因為是臨時使用的。不用時可以卷起來存放。
箍木筒
箍木桶是個純手工的技術活,一個家用的木桶一般需要四五十塊木板制成,而每塊木板的大小、角度都不相同,拿刨子刨的時候需要根據桶的直徑,把每塊木板都刨成剛剛好的角度和尺寸,這樣拼接起來才是一個圓形的桶,而這個過程沒有任何的計算公式和數值參考,完全靠眼神、手法、判斷力和經驗。
米斗
米斗是稱量糧食的量器,是古代官倉、糧棧、米行及地主家里必備的用具。為使堅固耐用,米斗多用上好的木料制成。歷史上“田氏取齊”史事的“大斗出,小斗進”,就是用的這種米斗。
用藤條編成的簸箕是以前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奶奶經常用它來裝菜或者放一些雜貨。用來晾曬山野菜或者篩米~
蓋簾
久居北方的人都不陌生。它是人們生活中很普通也很實用的家庭廚房用具,可用來擺放餃子、包子、面條等。早些時候,還有很多人用蓋簾做鍋蓋和缸蓋。
炕八仙
小炕桌是八十年代前東北農村中最普通的家具。做工拙劣,也很簡糙。桌子的大小根據家里的人口多少而做。
鍘刀
是過去農村把稻草稻草切碎的一種工具。切碎的稻草一段一段的,適宜牲畜細嚼慢咽,即省飼料也便于消化。鋒利而笨拙的鍘刀,在那個年月,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影子。
農具一組
農業(yè)生產使用的工具,大多都是非機械化的,但是使用方便,效率高,像鐵鋤就是耕種必備的農用工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