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法新知】草繩拖俺公,草繩拖俺爹
草編產(chǎn)品:草支墊,草袋,草簾,草繩 聯(lián)系人:張經(jīng)理 銷售電話:15937370357 點擊: 字號:大中小
學佛或做人,同樣都不能忘本。如果忘本,就容易背道而行。有人說:「忘恩的人,一定是背義的人?!故前?!人生不能忘恩,因為知恩是做人的根本。所以,不管是對親人、師長或是社會大眾,我們都要抱著一顆感恩的心。
大陸有一個少數(shù)民族──彝族,據(jù)說當?shù)刂灰袎災沟牡胤?,就會看到墓上種了一叢草,還用一個背籃蓋在上面。

為什么會有這種景象呢?這要溯源到他們的祖先。當時有一戶人家,三代同堂──阿公、爸爸及孫子住在一起生活。
阿公年輕時,終日為家計奔波、勞碌。當他年邁時,覺得自己可以安享天年、好好休息了,就留在家里不再外出工作。
剛開始,兒子也覺得父親應(yīng)該好好休息了,就更加認真地工作。但是多年之后,兒子也即將邁入中年;他看到父親又老又病,覺得老人真沒用,便心想:「將來父親死了也要送去山上,不如現(xiàn)在就送他上山,免得拖累了自己與兒子?!?/div>
于是,阿公的兒子就開始著手編籃子。編好之后,他的孩子正好看到了,就問:「父親,您編這么一個大籃子要做什么用呢?」父親回答:「這是要給你阿公用的?!?/div>
??
有一天,阿公的兒子特地煮殺一只雞請老父吃。阿公看了,說:「你平日工作那么辛苦,雞養(yǎng)大了可以拿去賣錢,為什么要如此浪費呢?」兒子就說:「沒關(guān)系!父親您吃飽一點,等一下我要背你去山上?!拱⒐南耄骸肝覂鹤诱嫘㈨?!還會想到要帶我到山上走走,我已經(jīng)很久沒有上山看看了?!?/div>
阿公吃飽后,就坐進大籃子里,讓兒子背他上山。到了山上的一棵大樹時,兒子把父親抱到樹下蔭涼的地方坐下。這時,阿公說:「我這一生過得很辛苦,從未在這棵樹下坐過。年輕時上山,一心只為了要維持我們的家庭生計。所以,這個地方讓我覺得很親切、很歡喜!」

兒子無心聽,只聽到父親說「很歡喜」,以為父親很喜歡這里;但是孫子聽了,知道阿公年輕時為了養(yǎng)家辛苦了一輩子,心里很感動。
到了黃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您就在這里,我們先回去了?!拐f完,便帶著他的孩子一同往山下走。走到半途時,孩子問父親:「爸爸,我們就快到家了!什么時候,才要上山接阿公回來?」父親對孩子說:「阿公要一直住在那里?!购⒆勇犃藝樍艘惶?,跟父親說:「阿公身體不好,怎能住在那里呢?」爸爸回答:「你阿公遲早都要住到山上,我只是提早送他上山而已?!购⒆泳蛦柊职郑骸高@么說,阿公永遠都不回來了?」爸爸說:「阿公老了,沒有用了。」孩子機靈地回答父親:「阿公是沒有用了,不過那個竹籃還有用??!」父親問:「那個竹籃有什么用?」
孩子說:「我們可以撿回來,等將來您老了,我也可以用它背你上山?。 惯@時父親聽了,心想:「對呀!我不能做這種行為給孩子看,我要趕快把父親背回來?!褂谑?,他們就趕快跑回山上。但是到了山上時,發(fā)現(xiàn)阿公已經(jīng)斷氣了。

他當下痛哭流涕,悔不當初!他將父親安葬之后,在墳上種了一把草,然后再用一只竹籃蓋在上面,對老父說:「父親,您在這里好好安息。我種這些草,再用竹籃蓋起來,可以讓您比較涼爽些!」后來,當?shù)厝司土鱾髁嗽趬炆戏N一把草,然后蓋上一只籃子這樣的風俗,有著「不忘本」的含義存在。
人真的不能忘本,臺灣有一句俚語說:「草繩拖俺公,草繩拖俺爹?!垢改感量囵B(yǎng)育我們,我們應(yīng)該要知恩報本。人生的價值,就在于懂得知恩圖報。所以,我們要處處感恩、時時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