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射陽縣四明鎮(zhèn)四明居,家家機聲響,戶戶搓繩忙。“自從搞了
草繩編織,把扶貧車間建在了家里,我們有希望了,不等不靠自己就能掙錢。”三組農戶顧正禮夫妻倆都患有嚴重肝病,家庭生活困難,自從領回了
草繩機從事草繩編織項目,生活越來越有盼頭。

近年來,四明居將稻草變廢為寶,賣出了好價錢,成了遠近聞名的草繩搓編專業(yè)居。“四明居過去交通閉塞,勞多田少,全居1016戶,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就有211戶,集體經濟寥寥無幾。”鎮(zhèn)扶貧協(xié)會負責人陳志宏介紹,2018年,四明居成立了以“居委會+合作社+農戶”為模式的射陽縣廣富草編專業(yè)合作社,利用扶貧資金購進80臺草繩機,分發(fā)給80戶低收入農戶,一般每天可編織草繩200多斤,收入100多元。
“草繩用于琉璃瓦、陶瓷、水暖、五金機械鑄件等防震包裝,花木移栽根部土球的包裹,用途廣泛。”居黨總支書記、草編合作社負責人周東說,“過去多是中老年人從事草繩編織,如今不少年輕人也不再外出打工,加入了草繩編織隊伍,使草繩編織在全居漸漸地形成了規(guī)模特色,帶動了全居的經濟發(fā)展。”

一根繩牽出一條致富路。通過不懈努力,該居還清債務357萬元,集體積累18.5萬元,摘掉了省定貧困村的帽子。“2020年,通過后方單位支持,我們計劃再購進草繩機100臺,同時規(guī)劃倉儲基地,挖掘射陽當?shù)夭堇K需求潛在客戶,減少運輸成本,掌握定價主動權。利用區(qū)域和秸稈資源豐富的優(yōu)勢,將草繩編織項目擴大,形成區(qū)位特色,突出品牌亮點,按照強村富民的特色亮點目標,做好草編脫貧致富文章。”周東對未來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