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草繩·買豬肉
也許我這里要講的故事你會不相信,很不相信,但我可以真切地說,這件事是真的。
搓草繩,怎么就跟買年豬肉有關了呢?

初一寒假里,我的主要作業(yè)是搓草繩。生產隊分來上千斤稻草,堆在門前院子里。母親看過我的獎狀后,表揚了幾句,就下達寒假作業(yè)———搓草繩。具體目標是將院子里的這一堆稻草搓完,將生產隊分配給我們的年豬肉買回來。母親說,家里沒有錢了,過年買不起豬肉,買不起豬肉就沒有面子,所以大家一起搓草繩,將面子掙回來,還有肉吃。
母親簡單動員后,我和大姐懂了,立即投入搓草繩的戰(zhàn)斗中。母親給我們定的計劃是每天搓十斤草繩。小弟呢,男孩子,不擅長做這事,但還是有任務,每天兩斤。
稻草很粗糙,要經過捶打才可以上手搓。我與姐一人舉木槌打,一人轉動稻草被打。完成后,兩人就坐下來,開始用雙手搓草繩。我們的兩只手其實皮也嫩,一個早上下來,手心已經紅紅的。一天下來,手心更是火辣辣的,有些生痛。第一天,我們坐在小凳子上很多個鐘頭,不停地搓,完成十斤。
小弟呢,屬猴,有些調皮,坐不久。我們眼睜睜地看著他每搓完一把稻草,就用桿秤稱一下??梢院敛豢鋸埖卣f,他的一斤草繩是一兩一兩稱出來的。我們一邊狠命搓草繩,一邊看著小弟起來,坐下,也是一道挺有趣的風景。小弟的舉動有些奇怪,他搓的草繩卻很精致:反手繩,粗細均勻,像極工藝品。我們禁不住表揚他搓的草繩好,母親也將他的草繩作為門面,卷在最外層,極有面子。

搓了五天,草繩有一百多斤,母親便催促父親早起進城,水亭街上有一家山貨店大量收購草繩。父親將圈成團的草繩扎在獨輪車上,快速地奔向城里。父親人高腿長,沒幾個小時就回來了。草繩每斤五分錢,父親拿出五元紙幣給母親,母親臉上笑意盈盈:“有肉吃了!”母親的話讓我們興奮起來,搓草繩的積極性更加高漲了。
剛吃完兩碗番薯粥,我們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搓草繩。有時候,稻草是父母早早幫我們打過的,我們坐下來就可以搓。日子一天天過去,父親去城里也有好多次了。臘月里,年豬陸續(xù)開始宰殺。每當父親拎回來一掛掛豬肉時,我們的眼睛就一次次地發(fā)亮。母親也會割些肉做飯,像煮蘿卜飯、白菜飯什么的,加上些許豬肉,味道極好,那叫一個“鼻頭粘到舌頭”。
搓草繩其實是很苦的,將一大堆稻草搓完的過程中,我們的手心好幾次滴血。每天早晨,我們用膠布貼傷口,繼續(xù)搓,繼續(xù)搓,那份生疼現在想起都倒吸一口涼氣。但是為了過年,為了吃肉,還有母親的再三鼓動,我們不知累,不怕疼,每天堅持著。我們終于將生產隊分給我們的所有豬肉全部買回(有些人家沒錢就不要了,這會引來他人的白眼),靠自己的雙手掙回了一家人的尊嚴。

搓草繩這事兒,原本是艱難生活的印證,但經過時間的過濾,回眸卻發(fā)現那段時光閃著光芒,是一家人同心協(xié)力與困難作斗爭的精彩時日。那個寒假很有意義,我們用自己的雙手為家里解決了困難,那段時光,是我們一家人為美好生活而奮斗的難忘時光。
搓草繩這事兒,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只要肯動手,沒有過不去的難關。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奮斗,自己動手,才能豐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