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陽縣地閑人不閑 草支墊掙現(xiàn)錢
我來到河南省新鄉(xiāng)市原陽縣考察,看見家家門前堆起許多草堆,剛開始還抱怨這里的農民不講究衛(wèi)生,進了門卻發(fā)現(xiàn)是我想錯了。
走進村民王大姐的堂屋,只見她正坐在草墊上忙碌著,仔細一打聽,原來是在織草支墊。據(jù)原陽縣會計馬友木介紹:張公鄉(xiāng)原陽縣和和縣毗連,那邊大棚蔬菜發(fā)展很快,而草支墊就是為冬季大棚保暖服務的,這幾年原陽縣每到秋后農閑時,家家戶戶織草支墊。張守琴說:“中稻收割后要把草曬干,等到油菜點下地就可以織草支墊了,一直要織到過年。”織草支墊其實很簡單,在地上將兩頭用尼龍繩子一固定,然后均勻地鋪上稻草,再用尼龍繩子一段一段地扎緊就可以了。一張草支墊1.2元,一個人一天忙下來收入30元不成問題。

在村民張大哥的家中,他和妻子李大姐也在忙著織草支墊,據(jù)介紹,在原陽縣夫妻倆齊上陣的現(xiàn)象隨處可見,還有母女倆、姐妹倆的,刁秀琴說自己手還不算熟,20分鐘才能織一個,一天只能織20多張,薛莊有個姓馮的女孩子,一天能織40多張,3天掙了150元。
別看草支墊價不高,算算利潤還不少,據(jù)村民介紹一張草支墊連稻草帶尼龍繩成本不過0.2元,也就是說織一張草支墊能賺1塊錢,一個月草支墊織下來,戶戶收入都要超過一千元,難怪原陽縣不少人還不愿出去打工呢。

別看草支墊不起眼,說來好處有三點:這一好是水稻稻草成了寶貝,不僅沒有人焚燒,現(xiàn)在許多人還要去買呢,每百斤要花4塊錢。這二好是村里沒人賭錢了,張守琴說:“這現(xiàn)錢就放在眼前,誰不掙就是孬子,過去村里還有人賭錢,現(xiàn)在喜歡打麻將的人也不打了。”不過打草支墊也很辛苦,從早忙到晚腰酸背痛膝蓋軟,有時候妻子累了,丈夫給捶捶背、壓壓腿;丈夫累了,妻子送上一杯熱茶一支煙,大家笑一笑,這辛苦也就忘記了,這是第三好:能增加夫妻感情。難怪張守琴的大門上貼著:“家居黃金珠寶地,人在美滿幸福中”這上下聯(lián)呢。
離開原陽縣,正巧趕上兩輛拖拉機相會,一車滿載著草支墊駛向和縣,另一車則把鈔票帶到原陽縣,交給勤勞的村民。
- 上一篇:原陽縣:稻草變草支墊 變廢為寶 走進鐵路運輸市場
- 下一篇:磚廠草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