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菇房上面用草簾覆蓋
草編產品:草支墊,草袋,草簾,草繩 聯(lián)系人:張經(jīng)理 銷售電話:15937370357 點擊: 字號:大中小
農作物稻草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木質素等有機物,是栽培食用菌的好材料。稻草基料化技術主要利用稻草來生產食用菌。接下來小農給你介紹一下幾種稻草基料化利用模式!
1
茶樹枝栽培香菇模式
茶樹枝栽培香菇模式
1
模式概要
利用春季茶樹修剪枝葉,以及茶葉生產過程中茶葉碎末,配比相應的鋸木屑、麥麩、石膏粉、糖等香菇生產基礎物質,研制成茶基質香菇菌棒,用于生產。浙江安吉宋茗白茶有限公司,2014年積極開展茶樹資源綜合利用實踐,利用茶樹枝種香菇的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技術要點
1
基質準備 (見表)
2
裝袋滅菌
用聚丙烯塑料袋裝料。袋長50厘米,寬16厘米,裝料重約0.8公斤至1公斤(折干料)。裝料后壓實。裝袋后要進行滅菌。高壓力(1.4公斤/平方厘米)2小時;或常壓滅菌,在100℃溫度下,滅菌12個小時至16個小時。
3
打穴接種
滅菌后的栽培袋待冷卻后,要及時接入原種。接種方法:用接種靈涂抹需打洞一面,用滅菌過的打洞器,在栽培袋一側打3個接種穴。接種穴直徑1.5厘米,深2厘米,在穴內接入香菇原種。一般500毫升菌種瓶,可以接種栽培袋25袋左右。接種后用無菌膠條將接種穴封緊。
4
培養(yǎng)發(fā)菌
接種后的栽培袋在室內碼成“井”字形,
縱橫各排4袋,共堆放10層,放在20℃至25℃溫度下培養(yǎng)。注意室內通風換氣,不要陽光直射。開口通風在室內培養(yǎng)20天左右。香菇菌絲體已達10厘米左右,此時把接種穴膠條拱起一孔隙,讓氧氣進入,促進發(fā)苗。脫袋排放栽培袋培養(yǎng)60天至70天,袋壁四周苗絲體膨脹,隆起,并有少數(shù)菌絲體轉變成棕褐色時,及時脫袋排放,促進轉色。
5
變溫催菇
菌袋轉色后,要創(chuàng)造出菇條件,刺激出菇。其中最重要的條件是拉大晝夜溫差,使晝夜溫差達到10℃左右,連續(xù)3天至4天,香菇菇蕾就陸續(xù)形成。
6
出菇管理
香菇出菇階段,要給予下列條件:(1)溫度:保持10℃至20℃,以15℃左右為最佳。溫度超過25℃時,對多數(shù)品種出菇不利。(2)相對濕度:菇房保持85%至90%的相對濕度,為達到此目的,菇房地面勤澆水,空氣中常噴霧。溫室菇房上面用草簾覆蓋。(3)整個出菇階段都要給予通風換氣和散射光條件。
3
技術路線
2
稻草基質培育蘑菇模式
稻草基質培育蘑菇模式
1
模式概況
豬糞與稻草等相結合用于栽培蘑菇,減少了稻草露天焚燒,保護了大氣環(huán)境。這類模式實現(xiàn)了農業(yè)廢棄物的循環(huán)利用,達到了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協(xié)調發(fā)展。南潯區(qū)神牛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以稻草利用為紐帶,突出農牧結合、種養(yǎng)配套的“豬糞+稻草—蘑菇—蔬菜、苗木”循環(huán)利用模式。
2
技術要點
1
基質制作
豬糞混合稻草、礱糠、河泥等攪拌后作為蘑菇種植的基質。
2
基質再利用
種植蘑菇后的混合基質物,可直接作為有機肥施用于蘆筍大棚和苗木基地。
3
技術路線
3
早園筍稻草覆蓋培育模式
早園筍稻草覆蓋培育模式
1
模式概要
早園筍覆蓋技術是指在早園筍地面增施有機肥、覆蓋有機質等材料,利用微生物在繁殖、分解、發(fā)酵時產生的熱量進行增溫,從而提高土壤溫度,保持土壤濕度,促進筍芽分化生長,達到提早收獲竹筍、增加經(jīng)濟收入的一種模式。德清縣擁有早園筍10.1萬畝,全縣使用稻草與茭白葉來替代部分谷糠作為竹林地面的覆蓋物,年利用稻草6000余噸。
2
技術要點
1
覆蓋時間
每年的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要注意天氣變化,若寒潮提早來臨,可在11月中旬覆蓋。
2
覆蓋方法
覆蓋前早園筍地土壤要濕潤,方可覆蓋,如果缺水覆蓋,出筍效果較差。覆蓋時可分層覆蓋,先蓋發(fā)熱效果好的稻草或茭白葉,上面再蓋谷糠等覆蓋物。
3
覆蓋厚度
覆蓋厚度約20-30厘米。要關注天氣變化及土壤溫度,暖冬天覆蓋物需簿一點,反之適當加厚。若需延遲出筍,可適當減少覆蓋物的厚度。
4
后期管理
出筍比較多時要及時采收。春天轉暖,氣溫明顯回升,則可將覆蓋物搬出早園竹地。
- 上一篇:冬季草簾如何養(yǎng)好豬
- 下一篇:較低溫條件下混凝土施工的裂縫草簾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