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您的大棚草簾準備好過冬了嗎?
草編產(chǎn)品:草支墊,草袋,草簾,草繩 聯(lián)系人:張經(jīng)理 銷售電話:15937370357 點擊: 字號:大中小
導語
進入冬季以后,冷空氣頻繁侵襲,氣溫的顯著下降。低溫天氣會給蔬菜生產(chǎn)帶來不同程度的低溫冷害、凍害,下雪天還容易發(fā)生蔬菜大棚倒塌。冬季大棚種植,怎么才能讓大棚既保溫又達到除濕效果好?
冬季大棚種植容易出現(xiàn)哪些問題
蔬菜低溫凍害。冬季氣候寒冷,溫度較低,還常常出現(xiàn)大風降溫天氣,蔬菜根系淺,抗凍能力差,輕則減產(chǎn),重則顆粒無收,大棚蔬菜容易遭受低溫傷害。
大棚倒塌。降溫雨雪天氣,往往伴隨著大風。刮風降雪天氣,雨雪對大棚損害很大,容易造成大棚破損、倒塌,影響大棚蔬菜種植。
光照不足。冬季天然光照自身較弱,大棚內的光照經(jīng)常處于虧缺情況。
大棚冬季濕度大。冬春季節(jié)大棚栽培的農(nóng)作物,為了保濕往往密閉棚膜,但帶來濕度過大,病害重,影響正常生育。
大棚過冬要做哪些準備
一、通風透氣、多透光
中午棚內外濕度差別大為效果最佳時間,濕氣較容易排出。其它時段通風排濕要保證溫度要求,同時盡可能地延長通風時間。
另外:葉面噴肥(藥)后1-2天、大棚澆水后2-3天、陰雨(雪)天和日落前后加強通風排濕。
遇到連續(xù)陰雨降溫天氣,白天不可連日覆蓋草簾或保溫被,使蔬菜處于黑暗環(huán)境中,晴天后及時清掃大棚膜上的沙土和灰塵。不要在連陰天澆水或噴灑農(nóng)藥。降溫和陰天時,由于缺少光照,連日的黑暗環(huán)境會引起蔬菜發(fā)生黃化,為增加光照,應該每日揭開草簾透光,并在大棚內靠北的墻體上懸掛反光膜,讓蔬菜接受散射光照射,以保持葉綠素的形成。
二、起壟栽植
將作物栽培在壟項上,地面白天接受光照多,從空氣中能吸收更多的熱量,土壤升溫較快,有助于棚內水分蒸發(fā),濕度不易偏高。
三、中耕松土
大棚澆水后,要及時中耕壟溝和壟背,切斷毛細管,阻止土壤下層水分向表層土中移動,降低棚內濕度。
四、大棚加固措施
降溫雨雪天氣,往往伴隨著大風。當遇到刮風降雪天氣,應認真檢查大棚易松動的地方,并采取加固措施。如加固壓膜線,將壓膜線南端固定在地下鐵錨上,北端綁上石頭或沙袋,并固定在北墻外,隨時調節(jié)壓膜線的松緊。農(nóng)膜破損部位,應及時修補,防止風雪吹入棚內。
雨雪天氣應及時掃除大棚上的積雪,防止棚架積雪壓塌大棚支架。及時做好大棚兩邊的清溝排水工作,發(fā)生積雪時應及時掃除。臨時性加溫。當大棚內白天溫度低于15℃,夜間溫度低于5℃時,就有可能發(fā)生寒害或凍害。夜間應采取臨時加溫措施,人工補充熱能??稍谂飪确胖脦讉€煤球爐,可提高棚內溫度。但要注意防止二氧化碳中毒,大棚應先通風,后進人。
五、科學施肥、用藥
降溫期間避免施用過量的高氮高鉀肥料,特別要慎用硝酸鉀一類的沖施肥,適當補充微生物菌肥和魚蛋白有機肥,葉面噴施普利登魚蛋白和磷酸二氫鉀,可增加作物抗逆性,提高植株抗寒、抗凍能力。
冬季應盡量采用煙霧法或粉塵法施藥防治棚室蔬菜病蟲害,防止棚內濕度過高,如采用噴霧法施藥,要適當減少防治次數(shù)和噴藥量。
六、覆蓋地膜
地膜能有效提高溫度,一般可使10厘米處地溫平均提高2℃~3℃。同時,由于地膜不透氣,可以減少地面水蒸發(fā)和灌水次數(shù),從而達到降低棚內空氣濕度的目的。
七、科學澆水
冬季棚菜澆水,要注意方式方法。一般在晴天澆水,避免在陰天澆水;在中午前澆水,中午后不澆水;澆水時應小水細灌,避免大水漫灌;冬季水溫低,澆水時要先在棚內預熱,待水溫與地溫接近時再澆;澆水時澆暗水,避免澆明水。同時,要大力推廣滴管、膜下滴管等灌水新技術。
八、人工除濕
如果棚內濕度過大,可在行間撒一些稻草、稻草、草木灰或細干土,也可在棚內空閑處堆放生石灰等吸濕性材料達到吸濕的作用。
棚菜受凍后的補救措施
1、灌水保溫:灌水能增加土壤熱容量,防止低溫下降,穩(wěn)定近地表大氣溫度,有利于氣溫平穩(wěn)上升,使受凍組織恢復機能。
2、放風降溫:棚菜受凍后,不能立即閉棚升溫,只能放風降溫,以使棚內溫度緩慢上升,避免穩(wěn)定急劇上升使受凍組織壞死。
3、人工噴水:噴水能增加棚內空氣溫度,穩(wěn)定棚溫,并抑制受凍組織脫出的水分蒸發(fā),促使組織吸水。
4、剪除枯枝:及時剪除受凍的莖葉,以免組織發(fā)霉病變,誘發(fā)病害。
5、設棚遮陰:在棚內搭棚遮陰,可防止受凍后的蔬菜受陽光直射,使受凍組織失水。
6、補施肥料:手動植株緩苗后,要追施速效肥料,用2%的尿素液或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噴施。
7、防治蟲害:植株受凍后,病蟲易乘虛而入,應及時噴灑一些保護劑或防病治蟲的藥劑。
8、抓緊補播、補種:根據(jù)蔬菜受災情況,大棚內,補播青菜、小白菜、快菜和茼蒿等速生葉菜,盡快保障市場供應。
適宜大棚栽培的蔬菜應具備的條件
1、耐弱光性好。
作為大棚的覆蓋材料塑料薄膜雖具有一定的透光性,但由于這種透光性受塑料薄膜的種類、使用時間等的限制,使其原本不高的透光性又打了折扣。同時,我國南方地區(qū)作為大棚生產(chǎn)的季節(jié)主要在冬春季,而這一時期雨水較多,光照不足,加上多層覆蓋物后,作物所能接受的光照更少。
所以從光照強度方面考慮,適合大棚栽培的蔬菜應比較耐弱光,光飽和點和補償點較低。否則,在蔬菜在弱光下容易出現(xiàn)徒長,落花落果并會誘發(fā)病害。
2、對溫度適應性強。
對溫度有較強的適應性主要體現(xiàn)在對低溫及較大晝夜溫差的不敏感性方面。蔬菜對低溫所具有的忍耐性,使得作物在冬季和早春能基本正常生長發(fā)育,包括正常的莖葉生長,花芽分化,開花坐果及果實發(fā)育;蔬菜種類和品種的不同對低溫的適應性也不同,所以在冬春季節(jié),大棚內適宜栽培對低溫適應能力強的蔬菜種類和品種。
另一方面,根據(jù)大棚農(nóng)膜的特性,大棚內表現(xiàn)出比露地更大的晝夜溫差。如晴天的中午溫度可超過30℃甚至40℃,而在夜間又會低于10℃甚至是0℃以下,若薄膜外沒有其他遮光材料,則這種情況會更明顯。
雖然可采取措施來減小晝夜溫差,但還是要求大棚內栽培的蔬菜對溫度變化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以免蔬菜受到凍害或高溫灼傷而影響其正常的生長。
3、耐濕抗(耐)病性強。
由于大棚內溫度較高,水分蒸發(fā)量大,加上大棚薄膜氣密性好,透水透氣性差,棚內濕度較高。尤其,在低溫條件下密閉保溫栽培時,棚內濕度較大,空氣相對濕度一般在90%以上,在這樣的高濕條件下,多數(shù)蔬菜生長不良,而且給多種病害的發(fā)生及蔓延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因此,栽培于大棚內的蔬菜就應該較為耐濕且抗病性強。
4、經(jīng)濟效益高。
大棚栽培投入的人力、物力比露地栽培高得多,利用大棚栽培蔬菜在某種意義上說,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
所以,在決定種植蔬菜種類時,應考慮其投資回報的可能性。如一些名貴、稀有而種植面積不大的蔬菜一般均有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一些常規(guī)的蔬菜,只要選擇適合的品種,確定合理的播種(栽培)季節(jié),加上科學地管理同樣也能獲得較好的效益。
5、迎合消費者、市場的要求。
大棚蔬菜的栽培目的不僅僅是生產(chǎn)蔬菜產(chǎn)品,而且使產(chǎn)品順利地銷售。要達到這一目的,栽培的蔬菜種類(品種)必須迎合消費者和市場的要求,這些種類(品種)的采收期也必須迎合市場的需求。為此,除了掌握栽培技術外,還應該值得一些消費心理,經(jīng)營管理知識,從市場及周圍栽培情況調查著手,掌握市場信息,合理安排品種和茬口。
大棚蔬菜種植一般需要考慮三個因素:
一、大棚本身特性,大棚內的環(huán)境特點;
二、蔬菜的生物學特性,生長發(fā)育條件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三、市場行情。只有選擇好市場、好品種、好技術,這樣才能種出賺錢的好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