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成草繩賣錢廢物成了“寶”
每逢收獲季節(jié),許多地區(qū)都會遭遇一大煩惱:稻草燃燒的漫天濃霧,使行人嗆鼻、汽車難行,航班因此延誤也屢見不鮮。焚燒稻草的污染令人頭疼。然而小編在安徽懷遠縣找郢鄉(xiāng)新莊村采訪時卻發(fā)現(xiàn),這里的稻草不僅沒有被燒掉,而且還被村民“搶”回家,編成草繩賣錢,廢物儼然成了“寶”。
剛進村里,滴滴答答的馬達聲此起彼伏,草繩機前的村民們,或站或坐,都在緊張工作著。
在村民常維秀家中,小編看到屋子里放著一大堆稻草,她正坐在大板凳上,用手將一把把稻草,熟練地放進草繩機的“嘴里”,經過幾秒鐘的咀嚼消化,一盤盤草繩順利下線了。
“這活兒不累,只要有時間就能干??吹酱蠹揖幉堇K能賺錢,我去年底花850元錢也買了一臺草繩機。”今年58歲的常維秀邊擦著額頭上的汗水邊說,她1天能做十幾盤草繩,大概能賺50多元,干了5個多月差不多賺了4000多元。
在新莊村的5400人中,除外出務工的以外,有三分之一在編草繩。新莊村黨支部書記周玉貝說,一畝地若能收1000斤水稻就能收1000斤稻草,編成的草繩0.8元/斤,一畝地能增產800元。“我們村有耕地7600多畝,去年草編收入近700萬元。”
以前稻草沒被利用的時候,村民要么將之扔進河溝,要么想方設法燒掉。“為杜絕此類現(xiàn)象,村里經過多方考察,決定從2010年起鼓勵大家編織草繩。”周玉貝告訴小編,一開始村民還抱著不能產生效益怎么辦的疑慮,村里在免費提供草繩機的同時,還籌集2萬元給每戶500元定金,約定若產品賣不掉村里將負責“埋單”。
由于新莊村地處糯米主產區(qū),糯稻草編織的草繩拉力性能好,產品一經推出,便受到省內外客戶的青睞,目前已被廣泛用在城市綠化、建筑管樁等方面,市場覆蓋四川、江蘇、湖南等省份。在此帶動下,村子里的草繩機也越來越多,已由最初的40臺增至780多臺。
在村里的一處草繩收購點,小編看到帶著編織好的草繩前來交易的農戶絡繹不絕。村民周國勝送來120盤草繩,賣了600元。“我今年都55歲了,出去打工也沒人要,在家閑著也是閑著,搞臺草繩機編草繩,就相當于自己給自己打工了唄。”周國勝說。
編草繩,產生的效益快趕上種糧食了。周國勝告訴小編,他和老伴種了10畝地,去年種糧食掙了萬把塊錢,編草繩掙了近000塊錢!“想想原來把稻草扔掉或燒掉,真是太可惜了?,F(xiàn)在稻谷一收割完,稻草就被 搶 回家了,再也舍不得燒了??!”
在新莊村的帶動下,找郢鄉(xiāng)目前已有5個村、約2000戶農民參與到草編產業(yè)中。找郢鄉(xiāng)黨委書記江善宇說,鎮(zhèn)里將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提供更多的市場信息,引導越來越多的村和農民參與進來,在“變廢為寶”中促進農民增收。
- 上一篇:銀杏樹的樹干部分纏上了草繩
- 下一篇:樹根部清晰可見纏繞的草繩